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23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1.4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1-15页 |
1.2.1 研究理论 | 第11-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报业转型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第2章 国内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容及误区 | 第23-39页 |
2.1 报业数字化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2.2 从内容经营看数字化转型 | 第24-30页 |
2.2.1 强化报媒内容生产商与供应商的身份 | 第25-26页 |
2.2.2 探索内容收费模式 | 第26-28页 |
2.2.3 专注内容导向的经营误区 | 第28-30页 |
2.3 从发行经营看数字化转型 | 第30-33页 |
2.3.1 渠道为王 | 第30-31页 |
2.3.2 数字传播形态多元化 | 第31-32页 |
2.3.3 渠道为王下的实践误区 | 第32-33页 |
2.4 从广告经营看数字化转型 | 第33-35页 |
2.4.1 广告经营形式多样 | 第33-34页 |
2.4.2 从广告走向营销 | 第34-35页 |
2.4.3 广告经营中的误区分析 | 第35页 |
2.5 从多元化经营看数字化转型 | 第35-39页 |
2.5.1 多元化经营的形式 | 第36-37页 |
2.5.2 多元化经营的误区 | 第37-39页 |
第3章 报业数字化转型失利的深层因素分析 | 第39-47页 |
3.1 经营战略层面出现失误 | 第39-41页 |
3.1.1 固守传统的内容生产经营理念 | 第39-40页 |
3.1.2 错将数字形态等同数字化经营 | 第40页 |
3.1.3 市场经营模式没有与时俱进 | 第40-41页 |
3.2 市场定位错误 | 第41-45页 |
3.2.1 目标受众的定位上有重大误判 | 第41-43页 |
3.2.2 市场竞争对手上的错配 | 第43-45页 |
3.3 传统管理制度不适合新媒体发展需求 | 第45-47页 |
3.3.1 组织架构变革不彻底 | 第45页 |
3.3.2 缺乏人才保障机制 | 第45-47页 |
第4章 报业数字化经营转型的建议 | 第47-55页 |
4.1 对报业数字化经营重新定位 | 第47-48页 |
4.1.1 基于服务思维的功能重新定位 | 第47-48页 |
4.1.2 基于流量思维的市场重新定位 | 第48页 |
4.2 重组报业组织结构 | 第48-51页 |
4.2.1 加快传统部门与新媒体部门的融合 | 第48-49页 |
4.2.2 创新人才储备战略 | 第49-50页 |
4.2.3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机构模式 | 第50-51页 |
4.3 报业转型必须打造独特价值点 | 第51-55页 |
4.3.1 创新管理模式 | 第51-52页 |
4.3.2 研发特色产品 | 第52-53页 |
4.3.3 优化渠道,加强合作共赢 | 第53-55页 |
第5章 报业数字化展望与本研究不足 | 第55-58页 |
5.1 报业转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55-57页 |
5.1.1 移动传播发展的趋势 | 第55页 |
5.1.2 数字付费的发展趋势 | 第55-56页 |
5.1.3 数字优先的发展趋势 | 第56页 |
5.1.4 数字视频生产的发展趋势 | 第56-57页 |
5.2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