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基坑地表风险监测及变形规律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1.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地铁基坑施工第三方监测 | 第21-31页 |
2.1 第三方监测的内容 | 第21-22页 |
2.1.1 第三方监测的目的 | 第21页 |
2.1.2 监测的范围 | 第21-22页 |
2.1.3 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2页 |
2.2 第三方监测要求 | 第22-26页 |
2.2.1 现场监测的要求 | 第22-23页 |
2.2.2 现场巡查的要求 | 第23-25页 |
2.2.3 监测控制标准 | 第25-26页 |
2.3 测点抽测与成果报送 | 第26-30页 |
2.3.1 测点抽测 | 第26-29页 |
2.3.2 成果报送 | 第29-30页 |
2.4 第三方监测流程图 | 第30-31页 |
3 地铁建设过程中风险安全分析 | 第31-45页 |
3.1 风险管理工程 | 第31-37页 |
3.1.1 风险辨识 | 第31-33页 |
3.1.2 风险评估 | 第33-36页 |
3.1.3 风险控制 | 第36-37页 |
3.2 基于工人路站主体基坑的风险管理 | 第37-40页 |
3.2.1 工程风险清单 | 第37-38页 |
3.2.2 工程监测等级 | 第38页 |
3.2.3 车站工程风险分析 | 第38-39页 |
3.2.4 车站基坑施工风险监测要点 | 第39-40页 |
3.3 预警及风险事故处理 | 第40-45页 |
3.3.1 风险情况预警 | 第40-41页 |
3.3.2 应急监测 | 第41-43页 |
3.3.3 险情处理流程图 | 第43页 |
3.3.4 风险处理实例 | 第43-45页 |
4 基坑监测数据预处理 | 第45-49页 |
4.1 粗差探测 | 第45-46页 |
4.1.1 格布拉斯准则的原理 | 第45页 |
4.1.2 计算步骤及程序实现 | 第45-46页 |
4.1.3 监测数据粗差剔除 | 第46页 |
4.2 缺失数据插补 | 第46-49页 |
4.2.1 三次样条插值的原理 | 第46-47页 |
4.2.2 计算步骤及程序实现 | 第47-48页 |
4.2.3 缺失监测数据的插补 | 第48-49页 |
5 地铁基坑周围地表变形分析 | 第49-73页 |
5.1 地表沉降监测点的ARMA模型的建模与预测 | 第49-59页 |
5.1.1 时间序列相关理论知识 | 第49-52页 |
5.1.2 地表沉降的ARMA模型 | 第52-53页 |
5.1.3 地表监测数据的短期预测 | 第53-58页 |
5.1.4 模型短期预测的分析 | 第58-59页 |
5.2 基坑周围地表区域沉降变形规律 | 第59-71页 |
5.2.1 地表监测点的变形分析 | 第59-62页 |
5.2.2 监测断面的变形规律 | 第62-69页 |
5.2.3 模型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69-71页 |
5.3 基坑地表变形的风险管控 | 第71-7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6.1 结论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Ⅰ 相关监测数据 | 第77-87页 |
附录Ⅱ 工人路站基坑测点平面图 | 第87-88页 |
附录Ⅲ MATLAB主要实现程序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