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鞍山市海城市四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言第15-23页
    (一)问题提出第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1页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5-18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3.对本研究的启示第20-21页
    (三)调查设计第21-22页
        1.调查目的第21页
        2.调查对象第21页
        3.调查内容第21页
        4.调查方法第21-22页
    (四)研究意义第22-23页
        1.理论意义第22页
        2.实践意义第22-23页
一、评价素养的研究基础第23-31页
    (一)概念界定第23-25页
        1.评价素养第23-24页
        2.教师评价素养第24页
        3.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第24-25页
    (二)评价素养的维度第25-29页
        1.评价态度第25-26页
        2.评价知识第26-27页
        3.评价能力第27-29页
    (三)评价相关理论第29-31页
        1.真实性评价理论第29页
        2.表现性评价理论第29-30页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30-31页
二、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现状调查第31-43页
    (一)评价态度的调查情况第31-35页
        1.关注评价素养重要性第31-33页
        2.相信评价素养的作用第33-34页
        3.愿意提升评价素养第34-35页
    (二)评价知识的调查情况第35-38页
        1.标准化测验知识第35-36页
        2.课堂评价知识第36-38页
        3.评价语言知识第38页
    (三)评价能力的调查情况第38-43页
        1.设计评价方案能力第38-39页
        2.合理运用评价方法的能力第39-40页
        3.收集、分析、运用评价信息的能力第40-41页
        4.解释、交流评价结果的能力第41页
        5.关注评价伦理与环境第41-43页
三、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存在问题第43-48页
    (一)评价态度存在偏差第43-44页
        1.过度依赖外部评价测试第43页
        2.评价主体意识模糊第43-44页
        3.评价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第44页
    (二)评价知识匮乏第44-45页
        1.数据统计与分析知识有限第44页
        2.学科专业评价知识欠缺第44-45页
        3.课堂评价语言缺乏发展性第45页
    (三)评价能力不足第45-48页
        1.设计评价方案能力差第46页
        2.运用评价结果能力不足第46页
        3.合理运用评价方法能力弱第46页
        4.评价伦理存在问题第46-48页
四、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出现问题的原因第48-52页
    (一)评价态度存在偏差的原因第48-49页
        1.夸大标准化测试功能第48页
        2.教师权威意识强烈第48-49页
        3.“标准答案”观念根深蒂固第49页
    (二)评价知识不足的影响因素第49-50页
        1.教师学历低,职前教育缺失第49页
        2.一师任多科,专业不一致第49-50页
        3.忽视评价语言的重要作用第50页
        4.缺少评价方面的在职培训第50页
    (三)评价能力匮乏的原因第50-52页
        1.农村小学教师参与设计评价方案机会少第50-51页
        2.评价实践质量低下第51页
        3.评价方法运用不当第51页
        4.缺乏评价伦理知识第51-52页
五、农村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提升策略第52-58页
    (一)教师自身努力提升评价素养第52-54页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第52-53页
        2.学习专业的评价知识第53页
        3.提高综合性评价能力第53-54页
    (二)学校营造积极的校园评价文化第54-56页
        1.建立教师评价素养校本研修第54-55页
        2.构建全员评价的校园评价模式第55页
        3.引入校外力量的支持第55-56页
    (三)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支持第56-58页
        1.搭建城乡教师评价方案设计共享平台第56页
        2.专门设立农村教师评价素养在职培训第56-57页
        3.制定教师评价素养保障制度第57-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一第62-64页
附录二第64-65页
附录三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学生比例推理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对铁岭市SQ小学的调查
下一篇:4-6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锦州市小学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