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甲基丙烯醛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杂多酸催化剂的铵根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杂多酸催化剂第12-16页
        1.2.1 杂多酸化合物的定义和结构第12-13页
        1.2.2 Keggin结构杂多酸的结构第13-14页
        1.2.3 Keggin结构杂多酸的性质第14-16页
    1.3 Keggin结构杂多酸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16-28页
        1.3.1 Keggin型杂多酸催化剂在酸催化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1.3.2 Keggin型杂多酸催化剂在氧化催化方面的应用第19页
        1.3.3 Keggin结构杂多酸在MAA合成过程中的应用第19-28页
    1.4 有机-无机杂化杂多酸催化剂在催化方面的应用第28-31页
    1.5 本文的选题目的及主要内容第31-34页
第2章 碳酸氢铵对MAL氧化为MAA的磷钼钒酸铯催化剂的改性第34-68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40页
        2.2.1 实验试剂和设备第35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5-36页
        2.2.3 催化剂的分析表征技术第36-37页
        2.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7-40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40-60页
        2.3.1 焙烧前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分析第40-43页
        2.3.2 催化剂焙烧前后的基本结构分析第43-47页
        2.3.3 催化剂焙烧前后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分析第47-50页
        2.3.4 焙烧后催化剂的酸性分析第50-53页
        2.3.5 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化学态分析第53-60页
    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2.4.1 不同铵含量对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第60-62页
        2.4.2 铵根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第62-66页
    2.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3章 CTAB对MAL氧化为MAA的磷钼钒酸铯催化剂的改性第68-86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0页
    3.3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70-84页
        3.3.1 催化剂的基本结构分析第70-74页
        3.3.2 催化剂的微观表面形貌和孔结构分析第74-77页
        3.3.3 CTAB与焙烧前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分析第77-79页
        3.3.4 焙烧后催化剂的酸性分析第79页
        3.3.5 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化学态分析第79-84页
    3.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84-85页
    3.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4章 甲壳素对MAL氧化为MAA的磷钼钒酸铯催化剂的改性第86-112页
    4.1 引言第86-87页
    4.2 实验部分第87-88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88-103页
        4.3.1 催化剂的基本结构分析第88-91页
        4.3.2 催化剂元素的化学态第91-92页
        4.3.3 催化剂的微观表面形貌第92-94页
        4.3.4 甲壳素和焙烧前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分析第94-95页
        4.3.5 焙烧后催化剂的酸性分析第95-96页
        4.3.6 催化剂表面元素化学态分析第96-100页
        4.3.7 催化剂分子中磷物种和碳物种的研究第100-103页
    4.4 僱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103-110页
        4.4.1 MAL氧化生成MAA反应机理研究第103-107页
        4.4.2 不同含量的甲壳素对杂化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4.4.3 不同的反应温度对杂化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108-109页
        4.4.4 杂化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第109-110页
    4.5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5章 离子液体对MAL氧化为MAA的磷钼钒酸催化剂的改性第112-132页
    5.1 引言第112-113页
    5.2 实验部分第113-114页
    5.3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114-125页
        5.3.1 催化剂焙烧前后的基本结构分析第114-116页
        5.3.2 催化剂焙烧前的热稳定性分析第116-118页
        5.3.3 催化剂的微观表面形貌第118-120页
        5.3.4 焙烧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分析第120-121页
        5.3.5 焙烧后催化剂的酸性分析第121页
        5.3.6 催化剂表面元素的化学态分析第121-125页
    5.4 离子液体氢键碱性的相关计算第125-130页
    5.5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第130-131页
    5.6 本章小结第131-13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32-136页
    6.1 结论第132-134页
    6.2 创新点第134页
    6.3 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52页
致谢第152-15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钴/氮氧自由基催化体系:制备、机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