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可控合成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37页
    1.1 引言第11-15页
        1.1.1 配位驱动的超分子自组装第11-12页
        1.1.2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史第12-15页
    1.2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第15-23页
        1.2.1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网络分类第15-16页
        1.2.2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定向组装第16-19页
        1.2.3 用于构筑配位聚合物的分子构筑块第19-23页
    1.3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第23-34页
        1.3.1 配位聚合物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第23-25页
        1.3.2 配位聚合物用于光学材料第25-28页
        1.3.3 配位聚合物用于电化学材料第28-30页
        1.3.4 配位聚合物用于磁性材料第30-31页
        1.3.5 配位聚合物用于化学传感器第31-33页
        1.3.6 配位聚合物用于非均相催化第33-34页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第34-37页
2 卤代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超级电容器性能第37-55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2页
        2.2.1 实验中所用药品第38页
        2.2.2 化合物1-7的合成第38-42页
        2.2.3 测试方法第42页
        2.2.4 电极的制备第42页
    2.3 化合物1-7的晶体结构分析第42-52页
        2.3.1 化合物[Ni(tfbdc)(1,4-bip)_(1.5)]_n (1)第42-44页
        2.3.2 化合物[Co(tfbdc)_(0.5)(1,4-bimb)_(0.5)(H_2O)]_n (2)和化合物[Ni(tfbdc)_(0.5)(1,4-bimb)_(0.5)(H_2O)]n (3)第44-46页
        2.3.3 化合物[Co(tfbdc)(bmimb)]_n (4)第46-47页
        2.3.4 化合物[Zn(tfbdc)(bmimb)]_n (5)第47-49页
        2.3.5 化合物[Zn(ptl)(dbbdc)H_2O]_n (6)第49-50页
        2.3.6 化合物[Zn(dbbdc)(diyb)]_n (7)第50-52页
    2.4 配合物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2-54页
        2.4.1 化合物1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2页
        2.4.2 化合物2和3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2-53页
        2.4.3 化合物4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第53-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3 含N,O取代基的混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第55-83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实验部分第56-62页
        3.2.1 本章实验所用的主要化学药品第56页
        3.2.2 化合物8-16的合成第56-61页
        3.2.3 测试方法第61-62页
    3.3 化合物8-16的晶体结构分析第62-80页
        3.3.1 化合物[Mn(dabdc)_(0.5)(ptl)_(0.5)]_n (8)第62-64页
        3.3.2 化合物[Zn(1,2-bimb)(dabdc)]_n (9)第64-66页
        3.3.3 化合物[Mn_4(L25)_2(bdc)(abdc)_2]_n (10)第66-69页
        3.3.4 化合物[Cd(L24)(abdc)]_n (11)第69-72页
        3.3.5 化合物[Zn(pd)_2(abdc)]_n (12)第72-74页
        3.3.6 化合物[Cd(bmimb)(3-nbdc)]_n (13)第74-75页
        3.3.7 化合物[Cd(1,2-bimb)(5-nbdc)H_2O]_n (14)第75-77页
        3.3.8 化合物[Cu(1,2-bimb)(O-hydroxybenzoic acid)2]_n (15)第77-78页
        3.3.9 化合物[Cd_2(1,2-bimb)2(5-hydroxy isophthalic acid)]_n (16)第78-80页
    3.4 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第80-81页
    3.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4 d~(10)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能研究第83-103页
    4.1 引言第83页
    4.2 实验部分第83-88页
        4.2.1 实验中所用药品第83页
        4.2.2 化合物17-24的合成第83-88页
        4.2.3 测试方法第88页
    4.3 化合物17-24的晶体结构分析第88-100页
        4.3.1 化合物[Cu(bimb)(2-Pyrazinecarboxylic acid)3]_n(17)第88-90页
        4.3.2 化合物[Zn(1,4-bmimb)_(0.5)(Phenylacetic acid)(H_2O)_(0.5)]_n(18)第90-91页
        4.3.3 化合物[Cu(1,4-bimib)_(0.5)(2-Pyrazinecarboxylic acid)(HCOOH)_2]_n (19)第91-93页
        4.3.4 化合物[Cu_2(1,4-bimb)(2 -Pyrazinecarb oxylic acid)_6]_n (20)第93-95页
        4.3.5 化合物[Ag_2(1,2-bimb)2(Phthalic acid)]_n (21)第95-96页
        4.3.6 化合物[Cu(1,2-bimb)(IPA)]_n (22)第96-98页
        4.3.7 化合物[Cu_2(1,4-bmimb)(Dipicolinic acid)_2]_n (23)第98-99页
        4.3.8 化合物[Zn_2(1,2-bimb)(H3L)(Ac)(H2_O)]_n (24)第99-100页
    4.4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图第100-101页
    4.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5 无机阴离子参与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第103-123页
    5.1 引言第103页
    5.2 实验部分第103-107页
        5.2.1 实验中所用药品第103页
        5.2.2 化合物25-31的合成第103-106页
        5.2.3 测试方法第106-107页
    5.3 化合物25-31的晶体结构分析第107-120页
        5.3.1 化合物[Zn_2(1,2-bmimb)(HPO_4)_2(H_2O)_2]_n (25)第107-109页
        5.3.2 化合物{[Zn_2(1,2-bip)(HPO_4)_2]·H_2O}_n (26)第109-112页
        5.3.3 化合物[Mn(SO4)_(0.5)(bip)]_n (27)第112-114页
        5.3.4 化合物[Zn(1,2-bmimb)(SO_4)]_n (28)第114-115页
        5.3.5 化合物[Cd_2(SO_4)_2(bmimb)H_2O]_n (29)第115-117页
        5.3.6 化合物{[Cu(bimb)]·Cl_2}_n (30)第117-118页
        5.3.7 化合物[Cu_2(bimb)_3(CO_3)_2]_n (31)第118-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23-127页
    6.1 结论第123-124页
    6.2 特色与创新点第124-125页
    6.3 展望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目录第141-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催化中超快电荷转移的非绝热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甲基丙烯醛氧化为甲基丙烯酸的杂多酸催化剂的铵根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