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转向选择的背后: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第13-16页
        一、选题缘起第13-14页
        二、研究背景第14-16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6-17页
        一、研究目的第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第17-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论文结构第18-19页
    第四节 概念界定第19-22页
        一、农村初中生第19-20页
        二、升学意向第20-21页
        三、教育选择第21-2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2-34页
    第一节 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研究第22-24页
        一、历时性视角下初中生群体总体升学意向特征第22-23页
        二、共时性视角下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特征第23-24页
    第二节 农村初中生升学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4-32页
        一、政策因素第24-26页
        二、学校因素第26-27页
        三、家庭因素第27-30页
        四、个体因素第30-31页
        五、社区因素第31页
        六、同伴因素第31-32页
    第三节 文献述评第32-34页
第三章 理论基础第34-46页
    第一节 期望价值理论第34-40页
        一、经典期望价值理论第34-35页
        二、现代期望价值理论第35-38页
        三、期望价值的测量第38-39页
        四、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第39-40页
    第二节 社会支持理论第40-46页
        一、社会支持及构成要素第40-43页
        二、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第43-44页
        三、社会支持的测量第44-45页
        四、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第45-46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46-60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第46-47页
        一、研究问题第46页
        二、研究方法第46-47页
    第二节 研究过程第47-52页
        一、研究进场第47-49页
        二、研究对象选择第49-52页
    第三节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第52-57页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第52-55页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第55-57页
    第四节 研究效度与伦理第57-60页
        一、研究效度第57-58页
        二、研究伦理第58-60页
第五章 影响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的个体因素第60-68页
    第一节 理由与理性:升学的价值判断第60-64页
        一、“为了以后有份好工作”:关系职业发展第60-61页
        二、“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达成学业成就第61页
        三、“努力实现她的愿望”:满足他人期望第61-62页
        四、“还会考到同一所学校里”:保持同伴关系第62页
        五、“只是一定程度改变命运”:有限向上流动第62-63页
        六、“在学校读还不如去外面学”:读书无用论第63-64页
    第二节 能力与心力:升学的结果预期第64-68页
        一、“以目前的排名感觉上不去了”:能力判断第64-65页
        二、“感觉现在努力也回不去了”:行为评定第65-66页
        三、“慢慢捱”和“逼自己”:心理状态第66-68页
第六章 影响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的环境因素第68-77页
    第一节 朋友圈:同伴因素第68-70页
        一、“都是高中,没有谁本身就想上职校的”:同伴升学意向第68-69页
        二、“再好的人也变坏”:身边职校生的行为第69页
        三、“不读书也能走出道路”:身边就业者的现状第69-70页
        四、“告诉自己要努力像他们一样”:好学生的坐标效应第70页
    第二节 微观社会:学校因素第70-74页
        一、“感觉世界上就剩三所学校”:升学信息供给第70-71页
        二、“比来比去就是比成绩”:评价方式第71-72页
        三、“好学生”“差学生”:教师期许第72-73页
        四、“农村小孩只能靠读书”:教师“离农”情怀第73页
        五、“从那个时候开始,算是有个信念”:教师情感支持第73-74页
        六、“我的同桌是个学渣”:微观座次区分第74页
    第三节 隐形助推器:家庭因素第74-77页
        一、“尽量往好了上”:家人教育期望第75页
        二、“考不上高中就别读了”:父母对职校的偏见第75-76页
        三、“依靠自己喜欢”:父母情感支持第76-77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第77-89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77-83页
        一、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受到个体层面因素和环境层面因素共同影响第77-79页
        二、期望价值构成主体认知,直接影响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第79-80页
        三、环境因素主要通过作用期望价值,间接影响农村初中生升学意向第80-83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83-87页
        一、调整供给结构,关注农村初中生对普高的升学愿望第83-84页
        二、兼顾升学就业,满足农村初中生对中职的价值期待第84-85页
        三、加强升学指导,解决农村初中生信息资源的不对称第85-86页
        四、重视情感支持,提升农村初中生对升学的期望信念第86-87页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反思第87-89页
        一、本研究的贡献第87-88页
        二、本研究的反思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附录第99-103页
    附录A 预访谈反思第99-101页
    附录B 正式访谈提纲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抛锚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规律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与自我监控能力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