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8页 |
1.5.1 创新点 | 第16页 |
1.5.2 不足 | 第16-18页 |
2 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2.1 传统收益观与全面收益观 | 第18-21页 |
2.1.1 传统收益相关理论阐述 | 第18-19页 |
2.1.2 全面收益相关理论阐述 | 第19-21页 |
2.2 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及其界定 | 第21-26页 |
2.2.1 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 | 第21页 |
2.2.2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构成 | 第21-23页 |
2.2.3 其他综合收益与权益性交易的区别 | 第23-26页 |
3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准则的国际比较 | 第26-36页 |
3.1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模式分析 | 第26-27页 |
3.1.1 披露法 | 第26页 |
3.1.2 利润表法 | 第26-27页 |
3.1.3 权益变动表法 | 第27页 |
3.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准则的国际比较 | 第27-36页 |
3.2.1 英国准则 | 第27-29页 |
3.2.2 美国准则 | 第29-32页 |
3.2.3 IASB准则 | 第32-33页 |
3.2.4 IASB与FASB的持续改进和趋同 | 第33-34页 |
3.2.5 我国准则 | 第34-36页 |
4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现状研究——基于沪市A股的统计分析 | 第36-46页 |
4.1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现状分析 | 第36-38页 |
4.1.1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整体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4.1.2 其他综合收益构成项目列报的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4.2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问题分析 | 第38-46页 |
4.2.1 报表格式与表间勾稽关系错误 | 第39-40页 |
4.2.2 其他综合收益在附注中的披露问题 | 第40-41页 |
4.2.3 多列或少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 第41-43页 |
4.2.4 其他项目与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勾稽关系问题 | 第43-44页 |
4.2.5 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类错误 | 第44-46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46-50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建议 | 第47-50页 |
5.2.1 完善其他综合收益的相关准则 | 第47-48页 |
5.2.2 明确其他综合收益的重分类原则 | 第48页 |
5.2.3 将其他综合收益引入财务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5.2.4 宣传综合收益理念,加强对企业实务工作的指导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