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非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强度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 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第11-16页
        1.2.1 晶界强化第11-13页
        1.2.2 位错强化第13-15页
        1.2.3 第二相强化第15-16页
        1.2.4 固溶强化第16页
    1.3 纳米晶体材料模型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1 三叉晶界模型第16-17页
        1.3.2 晶界原子扩散模型第17页
        1.3.3 临界尺寸模型第17-18页
        1.3.4 Kim复合模型第18-19页
    1.4 金属材料强度模型研究进展第19-27页
        1.4.1 合金强度模型的强化机制相加性第19-22页
        1.4.2 SPD法制备超细晶合金强度模型第22-27页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第29-33页
    2.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2.2 冷轧工艺第30页
    2.3 形变热处理工艺第30页
    2.4 组织结构分析第30-32页
        2.4.1 金相分析第30-31页
        2.4.2 EBSD试验第31页
        2.4.3 透射电镜观察第31页
        2.4.4 X射线衍射分析第31-32页
    2.5 力学性能测试第32-33页
第3章 铝合金强度与晶界密度关系的定量研究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冷轧再结晶退火态铝合金的组织表征第33-38页
        3.2.1 冷轧再结晶退火态纯铝的晶粒形貌表征第33-36页
        3.2.2 冷轧再结晶退火态 5A06 铝合金的晶粒形貌表征第36-38页
    3.3 冷轧再结晶退火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3.1 冷轧再结晶退火对纯铝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3.2 冷轧再结晶退火对 5A06 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9-40页
    3.4 铝合金屈服强度与晶界密度的定量关系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铝合金强度与位错密度关系的定量研究第43-72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小变形量冷轧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第43-51页
        4.2.1 冷轧态纯铝低温退火过程的力学性能变化第43-47页
        4.2.2 冷轧态 5A06 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的力学性能变化第47-51页
    4.3 小变形量冷轧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第51-69页
        4.3.1 冷轧态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的晶粒形貌表征第51-59页
        4.3.2 冷轧态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的位错组态表征第59-61页
        4.3.3 冷轧态铝合金低温退火过程的位错密度研究第61-69页
    4.4 铝合金屈服强度与位错密度的定量关系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铝合金缺陷强化模型的研究第72-91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冷轧变形量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5.2.1 不同冷轧变形量纯铝的力学性能变化第72-73页
        5.2.2 不同冷轧变形量 5A06 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第73-74页
    5.3 不同变形量冷轧态铝合金的组织表征第74-85页
        5.3.1 不同变形量冷轧态铝合金的晶粒形貌表征第74-78页
        5.3.2 不同变形量冷轧态铝合金的位错组态表征第78-81页
        5.3.3 不同变形量冷轧态铝合金的位错密度研究第81-85页
    5.4 冷轧态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分析讨论第85-87页
    5.5 铝合金缺陷强化模型的建立第87-89页
    5.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流辅助热成形高强钢细长结构件的成形质量与组织控制
下一篇:搅拌摩擦焊机床3-PRS并联头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