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电动汽车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纯电动客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纯电动客车蓄电池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纯电动客车蓄电池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纯电动客车动力总成建模研究 | 第17-34页 |
2.1 驱动电机模型 | 第18-23页 |
2.1.1 驱动电机选型 | 第18-20页 |
2.1.2 永磁直流电机模型 | 第20-23页 |
2.2 功率变换器模型 | 第23-26页 |
2.2.1 两象限DC-DC工作状态分析 | 第23-26页 |
2.2.2 两象限DC-DC模型 | 第26页 |
2.3 负载模型 | 第26-28页 |
2.4 传动系统模型 | 第28-31页 |
2.4.1 变速器模型 | 第28-29页 |
2.4.2 传动轴模型 | 第29-30页 |
2.4.3 主减速器模型 | 第30-31页 |
2.5 车轮模型 | 第31-32页 |
2.6 纯电动客车整车模型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纯电动客车驱动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47页 |
3.1 双闭环直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 第34-38页 |
3.2 基于模糊系统的电流调节器与速度调节器设计 | 第38-43页 |
3.2.1 模糊PID控制 | 第39-40页 |
3.2.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40-43页 |
3.3 纯电动客车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 第43-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GGAP-RBF神经网络的纯电动客车蓄电池模型 | 第47-60页 |
4.1 蓄电池选型 | 第47-49页 |
4.2 常用蓄电池建模方法概述 | 第49-52页 |
4.3 GGAP-RBF神经网络蓄电池模型 | 第52-58页 |
4.3.1 RBF神经网络 | 第52-53页 |
4.3.2 RBF神经网络生长策略 | 第53-55页 |
4.3.3 RBF神经网络剪枝策略 | 第55-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GGAP-RBF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及试验研究 | 第60-75页 |
5.1 蓄电池放电试验研究及GGAP-RBF神经网络SOC预测模型训练 | 第60-65页 |
5.1.1 纯电动客车蓄电池放电试验研究 | 第60-63页 |
5.1.2 GGAP-RBF神经网络SOC预测模型训练 | 第63-65页 |
5.2 纯电动客车蓄电池模型及仿真研究 | 第65-71页 |
5.2.1 纯电动客车蓄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2.2 UDDS循环工况蓄电池放电试验及仿真研究 | 第67-71页 |
5.3 纯电动客车整车试验与仿真研究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概述 | 第75-76页 |
6.2 全文总结 | 第7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