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基于CompactRIO的刹车性能车载测试系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车辆测试系统的历史沿革第10-11页
    1.3 车载测试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论文研究工作及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第16-36页
    2.1 车载系统总体设计概述第16-18页
    2.2 LABVIEW及其体系结构第18-19页
        2.2.1 LABVIEW简介第18页
        2.2.2 虚拟仪器及数据采集系统第18-19页
        2.2.3 TDMS数据管理系统第19页
        2.2.4 LABVIEW软件体系结构第19页
    2.3 LABVIEW软件设计模式第19-22页
        2.3.1 软件设计模式之面向对象编程第19-20页
        2.3.2 LABVIEW的常用软件设计模式第20-22页
    2.4 车载系统架构设计第22-24页
        2.4.1 系统设计方案第22-23页
        2.4.2 主要程序架构第23-24页
    2.5 关键技术第24-29页
        2.5.1 硬件自动检测第24-25页
        2.5.2 基于单套TCP的采集循环启停控制第25-27页
        2.5.3 PDA控制采集第27-29页
        2.5.4 数据压缩与数据回放第29页
    2.6 理论基础第29-34页
        2.6.1 制动器噪声第29-31页
        2.6.2 时频分析第31-32页
        2.6.3 倒频谱分析第32-33页
        2.6.4 1/3倍频程分析第33页
        2.6.5 采样定理第33-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选型及介绍第36-48页
    3.1 数据采集平台第37-39页
        3.1.1 CRIO特性第37-38页
        3.1.2 FPGA的工作特性第38-39页
    3.2 数据采集卡的选型第39-43页
        3.2.1 NI 9205数据采集卡第39-40页
        3.2.2 NI 9234数据采集卡第40-41页
        3.2.3 NI 9214数据采集卡第41-42页
        3.2.4 NI 9862数据采集卡第42-43页
    3.3 传感器的选型第43-46页
        3.3.1 真空度传感器第43-44页
        3.3.2 油管压力传感器第44-45页
        3.3.3 踏板力计与拉线位移传感器第45页
        3.3.4 VBOX第45-46页
        3.3.5 麦克风与振动加速计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48-60页
    4.1 启动界面设计第48页
    4.2 系统界面设计第48-51页
        4.2.1 配置界面第48-49页
        4.2.2 慢变量瞬时值显示界面第49页
        4.2.3 慢变量趋势图第49-50页
        4.2.4 振动与噪声采集界面第50-51页
        4.2.5 信号分析界面第51页
    4.3 后台核心代码设计第51-55页
        4.3.1 上位机数据显示设计第51-52页
        4.3.2 控制器的状态机第52-53页
        4.3.3 FPGA的程序结构第53页
        4.3.4 数据的管理第53-54页
        4.3.5 子VI第54-55页
    4.4 开发难题与解决方法第55-58页
        4.4.1 FIFO空间的扩展第55页
        4.4.2 CAN卡与GPS speed sensor的调试第55-57页
        4.4.3 代码生成错误第57页
        4.4.4 CRIO的IP地址冲突问题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系统的实验研究第60-76页
    5.1 系统测试环境第60-62页
    5.2 传感器的标定第62-65页
        5.2.1 噪声与振动信号的标定第62-63页
        5.2.2 慢变量的标定第63-65页
    5.3 系统测试第65-70页
        5.3.1 仿真测试方案第65-68页
        5.3.2 实验室仿真测试第68-69页
        5.3.3 仿真实验小结第69-70页
    5.4 硬件装车第70-73页
    5.5 实地测试第73-75页
    5.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论文总结第76页
    6.2 研究展望第76-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6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级增压发动机系统的匹配与研究
下一篇: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数值模拟及其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