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税负水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6 研究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2 税收负担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税收负担的含义及其界定 | 第17-19页 |
2.1.1 税收负担含义 | 第17-18页 |
2.1.2 税收负担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税收负担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税收哲学 | 第20-21页 |
2.2.2 拉弗曲线 | 第21-22页 |
2.3 衡量税收负担标准 | 第22-27页 |
2.3.1 税收痛苦指数 | 第22页 |
2.3.2 税收负担衡量指标 | 第22-24页 |
2.3.3 实际税率法 | 第24-25页 |
2.3.4 BCG矩阵法 | 第25-27页 |
3 房地产企业税收负担分析 | 第27-40页 |
3.1 纵向比较 | 第27-34页 |
3.1.1 我国房地产企业税负状况 | 第27-30页 |
3.1.2 我国房地产企业税负合理性分析 | 第30-34页 |
3.2 横向比较 | 第34-35页 |
3.3 不同环节税负比较 | 第35-40页 |
3.3.1 房地产取得环节税种设置与税负水平 | 第35-36页 |
3.3.2 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种设置与税负水平 | 第36-39页 |
3.3.3 房地产保有环节税种设置与税负水平 | 第39-40页 |
4 房地产企业税收负担不合理分析 | 第40-47页 |
4.1 影响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因素 | 第40-42页 |
4.1.1 制度因素 | 第40页 |
4.1.2 政策因素 | 第40-41页 |
4.1.3 企业自身因素 | 第41-42页 |
4.2 税负不合理的分析 | 第42-44页 |
4.2.1 各环节重复征税 | 第42-43页 |
4.2.2 税费种类多,整体负担重 | 第43页 |
4.2.3 税负公平性较低 | 第43-44页 |
4.3 税负不合理带来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1 税收负效应 | 第44-45页 |
4.3.2 税收替代效应 | 第45页 |
4.3.3 非中性效应 | 第45-47页 |
5 房地产税负水平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5.1 从政府角度合理税负 | 第47-48页 |
5.1.1 合并相关税种 | 第47页 |
5.1.2 改革房地产交易环节税种 | 第47-48页 |
5.1.3 清理相关税费体系 | 第48页 |
5.2 从企业角度合理税负 | 第48-51页 |
5.2.1 房地产企业多利用政策减少税负 | 第48-49页 |
5.2.2 房地产企业找到房价和税收的平衡点 | 第49-51页 |
6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4页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5页 |
B 论文相关数据 | 第55-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