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第四纪(系)论文

西藏改则地区热那错湖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8页
    1.0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概况第11-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2.1 利用孢粉恢复古环境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2 遥感解译地质要素的发展现状第19-20页
        1.2.3 利用遥感信息解读环境要素研究现状第20-23页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标第23页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第23-26页
        1.4.1 研究思路方法第23-25页
        1.4.2 创新点第25-26页
    1.5 论文工作概况与完成工作量第26-28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8-43页
    2.1 区域地层第29-33页
        2.1.1 上古生界第29页
        2.1.2 中生界第29-32页
        2.1.3 新生界第32-33页
    2.2 岩浆岩第33-34页
        2.2.1 中酸性侵入岩第34页
        2.2.2 火山岩第34页
    2.3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第34-35页
    2.4 区域构造演化第35-38页
        2.4.1 断裂构造第36-38页
        2.4.2 褶皱构造第38页
        2.4.3 新构造运动第38页
    2.5 作区地层第38-40页
    2.6 湖区构造演化第40-43页
3 热那错湖积阶地抬升第43-54页
    3.1 热那错湖积阶地高差测量第43-48页
        3.1.1 热那错湖西北湖积阶地高差测量第44-46页
        3.1.2 热那错湖南湖积阶地高差测量第46-48页
    3.2 热那错湖积阶地年龄第48-50页
        3.2.1 样品采集第48页
        3.2.2 样品的制备第48-49页
        3.2.3 测试仪器和测试条件第49页
        3.2.4 样品等效计量的测定第49页
        3.2.5 样品环境剂量率的测定第49-50页
        3.2.6 测年结果与讨论第50页
    3.3 热那错湖积阶地抬升分析第50-54页
        3.3.1 热那错湖西北湖积阶地抬升分析第51页
        3.3.2 热那错湖南湖积阶地抬升分析第51-53页
        3.3.3 小结第53-54页
4 热那错湖积阶地剖面与沉积特征第54-73页
    4.1 研究意义与方法第54-55页
    4.2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剖面第55-63页
        4.2.1 热那错湖南侧湖积阶地第55-60页
        4.2.2 热那错湖东侧湖积阶地第60-63页
    4.3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特征分析第63-67页
        4.3.1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物特征分析第63-67页
    4.4 热那错湖积阶地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第67-72页
        4.4.1 热那错湖东阶地沉积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第67-70页
        4.4.2 热那错湖东阶地沉积物氧化物特征分析第70-72页
    4.5 小结第72-73页
5 热那错孢粉组合与古环境恢复第73-83页
    5.1 热那错湖积阶地孢粉组合第73页
    5.2 热那错湖古环境恢复第73-80页
        5.2.1 热那错湖西孢粉组合特征及古环境恢复第73-75页
        5.2.2 热那错南孢粉组合特征及古环境恢复第75-79页
        5.2.3 热那错湖古环境第79-80页
    5.3 小结第80-83页
        5.3.1 热那错湖古环境恢复第80-82页
        5.3.2 热那错湖古环境变化与阶地抬升的关系第82-83页
6 热那错当代环境特征与环境演化趋势第83-102页
    6.1 热那错当代环境特征第83-102页
        6.1.1 研究思路第83页
        6.1.2 研究方法第83-96页
        6.1.3 热那错当代气候特征第96-102页
7 改则地区环境演化与分析第102-110页
    7.1 热那错古环境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第102-104页
    7.2 高原隆升背景及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第104-108页
        7.2.1 高原隆升背景下的环境变化第104-105页
        7.2.2 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活动第105-106页
        7.2.3 结合构造活动讨论沉积物的变化第106-108页
    7.3 改则地区30ka以来的环境演化第108-110页
        7.3.1 33.4kaBP~10.6kaBP改则地区气候演化第108页
        7.3.2 13.2kaBP~3.4kaBP改则地区气候演化第108-109页
        7.3.3 近40年改则地区气候演化及气候预测第109-110页
8 结论与存在问题第110-112页
    8.1 结论第110页
    8.2 存在问题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6页
附录第126-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减压装置减压炉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微管末端调控蛋白CSPP1和EB1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