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现状、排放法规及技术路线 | 第14-18页 |
1.2.1 国内外柴油机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外柴油机排放法规 | 第15-18页 |
1.2.3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3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机理及危害 | 第18-20页 |
1.3.1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机理 | 第18-19页 |
1.3.2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危害 | 第19-20页 |
1.4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介绍 | 第20-24页 |
1.4.1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简介 | 第20-21页 |
1.4.2 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再生 | 第21-24页 |
1.5 连续再生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 | 第27-38页 |
2.1 数值模型建立的意义及手段 | 第27页 |
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7-33页 |
2.2.1 CSF内部流场模型 | 第28-30页 |
2.2.2 CSF内部压降模型 | 第30-31页 |
2.2.3 CSF内部微粒预测模型 | 第31-32页 |
2.2.4 CSF内部再生反应模型 | 第32-33页 |
2.3 反应机理 | 第33-36页 |
2.3.1 DOC反应机理 | 第33页 |
2.3.2 CSF再生反应机理 | 第33-36页 |
2.4 模型实验验证 | 第36-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连续再生装置性能比较 | 第38-42页 |
3.1 再生平衡点 | 第38-39页 |
3.2 低温沉积速率 | 第39-40页 |
3.3 高温再生速率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灰分对CCRT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42-53页 |
4.1 灰分简介 | 第42-43页 |
4.1.1 灰分的来源 | 第42-43页 |
4.1.2 灰分在孔道中的分布情况 | 第43页 |
4.2 灰分对再生平衡点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 灰分对总压降的影响 | 第44-48页 |
4.4 灰分对最高再生温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4.5 灰分对主动再生间隔的影响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入口条件及物性参数对CCRT再生性能的影响及CCRT结构优化 | 第53-61页 |
5.1 NO_2浓度对CCRT再生平衡点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 O_2浓度对CCRT再生平衡点的影响 | 第54页 |
5.3 DOC与CSF体积比对气体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5.4 CSF载体孔密度对CCRT总压降的影响 | 第56-57页 |
5.5 CSF孔道形状对CCRT总压降的影响 | 第57-58页 |
5.6 CCRT结构优化 | 第58-5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1-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1-62页 |
6.2 全文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