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农村社会学论文

农户生计安全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导言第14-29页
   ·选题背景第14-16页
     ·社会转型期使得农民的生计问题更加复杂第14-15页
     ·民生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心发展的重点第15页
     ·农村社会保障的不断健全为农民解决生计问题提供支持第15-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7-25页
     ·国外生计研究动态第17-22页
     ·国内生计研究动态第22-25页
     ·现有研究特点及薄弱环节第25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5-28页
     ·研究思路第25-27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7-28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8-29页
第二章 农户生计安全研究的理论界定第29-43页
   ·生计安全的研究对象第29-32页
     ·微观经济主体第29-30页
     ·家庭组织单元第30-31页
     ·社会控制单位第31-32页
   ·生计安全的概念第32-39页
     ·生计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第32-34页
     ·安全理论第34-37页
     ·生计安全的定义第37-39页
   ·生计安全的结构及特征第39-43页
     ·生计安全状态的短期均衡性第40-41页
     ·生计过程的动态往复性第41页
     ·生计效用的辐射传导性第41-43页
第三章 农户生计现状分析第43-68页
   ·农户生计外部环境分析第43-49页
     ·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农户生计发展主导因素第44-45页
     ·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为解决农户生计创造新境遇第45-46页
     ·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使农户生计方式多元化第46-47页
     ·科技教育发展为农户生计资本积累提供推手第47-48页
     ·生态环境处在自然恶化与人类治理的较量期第48-49页
   ·农户生计内在要素评价第49-57页
     ·生计资本分析第49-54页
     ·生计策略分析第54-55页
     ·生计成果分析第55-57页
   ·农户生计状况分类描述第57-68页
     ·纯农户第58-59页
     ·第一类兼业农户第59-61页
     ·第二类兼业农户第61-63页
     ·非农户第63-65页
     ·贫困农户的生计困境第65-68页
第四章 农户生计安全行为分析第68-88页
   ·生计安全行为逻辑第68-74页
     ·安全准则下的农户安全行为方式第68-71页
     ·农户个体行动逻辑第71-72页
     ·农户集体行动逻辑第72-74页
   ·生计安全行为AGIL 功能分析第74-76页
     ·适应环境第75页
     ·达成目标第75-76页
     ·整合资产第76页
     ·维持生计模式第76页
   ·生计风险分析第76-88页
     ·生计风险第77-79页
     ·农户生计风险的影响因素第79-85页
     ·农户生计风险的特点第85-88页
第五章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第88-110页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的思路第88-93页
     ·评价的基本思路第88-90页
     ·评价的科学依据第90-92页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第92-93页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体系构建第93-102页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体系第93-96页
     ·指标描述第96-98页
     ·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选取第98-102页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的效度验证第102-110页
     ·调查区域基本情况第102-106页
     ·数据来源第106页
     ·评价结果第106-110页
第六章 农户生计安全保障模式构建第110-132页
   ·生计安全保障模式的构成要素第110-117页
     ·保障主体第110-112页
     ·保障范围第112-113页
     ·保障原则第113-115页
     ·保障方式第115-116页
     ·保障目标第116-117页
   ·生计安全保障的内在机理分析第117-124页
     ·生计困境的形成第118-119页
     ·外部约束条件第119-120页
     ·内部驱动力量第120-122页
     ·生计安全动力模型第122-124页
   ·生计安全发展模式的选择第124-132页
     ·内源型发展模式第124-127页
     ·开放型发展模式第127-129页
     ·集体型发展模式第129-132页
第七章 农户生计安全保障的实现路径第132-142页
   ·建立农户生计安全评估和预警机制第132-134页
     ·建立和健全农户生计安全预警系统第132-133页
     ·建立农户生计风险的防范机制第133-134页
   ·优化发展生计资本第134-138页
     ·新要素信息资本第134-136页
     ·发展生计项目第136-138页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补充功能第138页
   ·增强社区互助功能第138-142页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第138-139页
     ·加大对社区成员的教育投入第139页
     ·社区社会资本的重构和积累第139-140页
     ·成员积极参与的可持续生计行动计划第140页
     ·社区支持体系的建立第140-142页
结语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作者简介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近代农民教育研究
下一篇: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