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以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为例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一、导言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3、简要评述 | 第14-15页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5-18页 |
1、研究内容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3、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4、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相关概念与主要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1、生态文明 | 第18页 |
2、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18-19页 |
3、美丽乡村 | 第19-20页 |
(二) 主要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 | 第20-21页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3、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思想 | 第22-23页 |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23-24页 |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4-29页 |
(一) 建设现状 | 第24-26页 |
(二) 面临的问题 | 第26-28页 |
1、能源与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 第26-27页 |
2、农民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 第27-28页 |
3、农村生态环保政策与制度有待完善 | 第28页 |
(三) 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四、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 | 第29-48页 |
(一)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与基础 | 第29-33页 |
1、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 | 第29-30页 |
2、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第30-33页 |
(二)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概况 | 第33-35页 |
1、建设内容 | 第33-34页 |
2、建设进展 | 第34-35页 |
(三)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 | 第35-46页 |
1、永春县东平镇文峰村 | 第36-38页 |
2、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 | 第38-40页 |
3、漳州市平和县三五村 | 第40-42页 |
4、福清市阳下镇溪头村 | 第42-44页 |
5、龙岩市湖坑镇南江村 | 第44-46页 |
(四)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 第46-48页 |
1、突出统筹发展 | 第46页 |
2、突出山海协作 | 第46-47页 |
3、突出绿色经济 | 第47页 |
4、突出文化培育 | 第47-48页 |
五、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 第48-51页 |
(一)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 第48页 |
(二)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48-51页 |
1、完善农村制度环境 | 第48-49页 |
2、发展壮大农村产业 | 第49-50页 |
3、培育农村生态文化 | 第50-51页 |
4、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 第51页 |
六、结论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