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4页 |
1.1.1 火电厂主要烟气污染物种类及减排现状 | 第10-13页 |
1.1.2 火电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2.1 电厂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2.1.1 国外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2.1.2 国内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1.3 国内外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2 火电厂机组负荷运行优化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2.2.1 火电厂机组负荷运行优化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2.2 基于污染物控制的机组优化运行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火电行业二氧化碳及污染物协同减排核算 | 第25-36页 |
3.1 电厂大气污染及二氧化碳处理工艺分析 | 第25-27页 |
3.1.1 脱硫工艺 | 第25-26页 |
3.1.2 脱硝工艺 | 第26页 |
3.1.3 脱碳工艺 | 第26-27页 |
3.2 协同减排核算理论及方法 | 第27-30页 |
3.2.1 脱硫工艺CO_2协同减排核算方法 | 第27-29页 |
3.2.2 脱硝工艺CO_2协同减排核算方法 | 第29页 |
3.2.3 脱碳工艺CO_2协同减排核算方法 | 第29-30页 |
3.3 典型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核算 | 第30-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大协同污染控制模式的火电厂机组负荷优化 | 第36-65页 |
4.1 概述 | 第36页 |
4.2 大协同污染控制模式 | 第36-37页 |
4.3 优化方法 | 第37-38页 |
4.4 案例分析 | 第38-43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4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附录一 SO_2脱除技术清单 | 第73-80页 |
附录二 NO_x脱除技术清单 | 第80-83页 |
附录三 CO_2脱除技术清单 | 第83-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在校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在校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