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用户侧微电网功率预测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微电网负荷预测研究第15-16页
        1.2.3 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研究第16-17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核函数极限学习机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基本极限学习机算法第19-21页
    2.2 核函数极限学习机算法第21页
    2.3 两类ELM算法的参数取值与性能分析第21-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粒子群算法的理论基础第25-28页
    3.1 粒子群算法基本理论第25-26页
    3.2 粒子群算法计算步骤第26页
    3.3 粒子群算法稳定性分析第26-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用户侧微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第28-41页
    4.1 微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第28-33页
        4.1.1 微电网负荷特征分析第28-30页
        4.1.2 微电网负荷预测需求与模型构建第30页
        4.1.3 微电网负荷数据残缺修复第30-31页
        4.1.4 预测模型的负荷属性第31页
        4.1.5 离线模型构建与参数寻优第31-33页
        4.1.6 在线负荷预测模型构建第33页
    4.2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3-40页
        4.2.1 微电网负荷样本第33-34页
        4.2.2 微电网负荷预测精度第34-35页
        4.2.3 微电网负荷预测结果分析第35-37页
        4.2.4 离线参数寻优的结果形式及取值第37-38页
        4.2.5 预测误差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第38-39页
        4.2.6 预测模型周期更新精度及经济性第39-40页
        4.2.7 预测方法性能分析第40页
    4.3 结论第40-41页
第5章 用户侧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第41-51页
    5.1 分布式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型第41-45页
        5.1.1 分布式光伏预测系统需求分析与建模第41-42页
        5.1.2 光伏功率的样本构成第42-43页
        5.1.3 预测模型的离线参数寻优第43-45页
        5.1.4 在线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第45页
    5.2 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5-50页
        5.2.1 分布式光伏的样本选择第45-46页
        5.2.2 光伏功率预测模型的精度与效率第46-48页
        5.2.3 基于属性权重的预测模型简化第48-49页
        5.2.4 光伏随机覆尘条件下的预测精度第49页
        5.2.5 逆变器部分故障条件下的预测精度第49页
        5.2.6 光伏综合异常条件下的预测精度第49-50页
    5.3 结论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谷及时干燥工艺、品质研究及干燥机设计
下一篇: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系统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