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热电联产发展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的热电联产供热方案 | 第11-15页 |
1.3 吸收式热泵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吸收式热泵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吸收式热泵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吸收式热泵热力建模 | 第19-32页 |
2.1 吸收式热泵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1.1 吸收式热泵分类 | 第19页 |
2.1.2 吸收式热泵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 Ebsilon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2.3 吸收式热泵的热力系统建模 | 第21-29页 |
2.3.1 溴化锂物性 | 第21-25页 |
2.3.2 模型假设 | 第25页 |
2.3.3 设计工况下吸收式热泵模块选择 | 第25-29页 |
2.4 吸收式热泵建模结果及验证 | 第29-32页 |
第3章 供热机组热力建模与变工况模拟 | 第32-40页 |
3.1 电站热力系统模块选择 | 第32-36页 |
3.1.1 锅炉模块 | 第33页 |
3.1.2 汽轮机模块 | 第33-34页 |
3.1.3 给水加热模块 | 第34-36页 |
3.2 火电厂热力系统模型 | 第36-38页 |
3.2.1 物性参数选择 | 第36页 |
3.2.2 建模对象及输入 | 第36-37页 |
3.2.3 建模结果与验证 | 第37-38页 |
3.3 机组变工况模拟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系统节能分析 | 第40-51页 |
4.1 当量抽汽压力的提出 | 第40-43页 |
4.1.1 热电联产热经济性指标 | 第40-41页 |
4.1.2 热电联产总热效率公式的改进 | 第41页 |
4.1.3 当量抽汽压力的概念 | 第41-43页 |
4.2 基于当量抽汽压力的案例应用 | 第43页 |
4.3 案例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3.1 热网水温升对热源压力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2 热网水温升对COP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3 热网水温升对抽汽量的影响 | 第45页 |
4.3.4 不同供热系统对发电功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 当量抽汽压力的确定及应用 | 第46-47页 |
4.5 基于不同容量机组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方案比较 | 第47-50页 |
4.5.1 基本参数 | 第47-48页 |
4.5.2 计算结果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