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 1.2.1 国内外对瓦楞纸板缓冲性能方面的研究 | 第8-11页 | 
| 1.2.2 对瓦楞纸板结构件缓冲性能的研究 | 第11页 | 
| 1.2.3 对瓦楞纸板结构件缓冲性能仿真分析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12-14页 |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瓦楞纸板结构件缓冲机理与运输包装缓冲理论研究 | 第14-32页 | 
| 2.1 瓦楞纸板缓冲结构件的特点 | 第14-15页 | 
| 2.2 瓦楞纸板结构件的缓冲机理分析 | 第15-18页 | 
| 2.2.1 瓦楞纸板结构件与传统缓冲材料的缓冲机理的比较 | 第15-17页 | 
| 2.2.2 瓦楞纸板结构件不同变形阶段的缓冲性能 | 第17-18页 | 
| 2.3 瓦楞纸板结构件承载能力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 2.3.1 瓦楞纸板结构的主要结构参数 | 第18页 | 
| 2.3.2 瓦楞纸板结构件临界载荷的计算 | 第18-22页 | 
| 2.4 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 | 第22-27页 | 
| 2.4.1 受迫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 | 第22-24页 | 
| 2.4.2 瞬态振动与稳态振动 | 第24-27页 | 
| 2.5 非线性包装件的跌落冲击理论 | 第27-30页 | 
| 2.5.1 跌落冲击问题的积分方程 | 第27-28页 | 
| 2.5.2 弹性包装件的跌落冲击 | 第28-30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纸浆模塑和瓦楞纸板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32-40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 3.1.1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2页 | 
| 3.1.3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 3.2.1 纸浆模塑与瓦楞纸板的厚度密度 | 第33-35页 | 
| 3.2.2 纸浆模塑应力-应变曲线 | 第35-36页 | 
| 3.2.3 瓦楞纸板材料参数 | 第36-3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包装件缓冲衬垫结构改进及振动动态性能研究 | 第40-63页 | 
| 4.1 隔水炖产品的包装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40-43页 | 
| 4.1.1 产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 4.1.2 包装改进设计思路 | 第40页 | 
| 4.1.3 包装改进设计步骤 | 第40-41页 | 
| 4.1.4 包装改进设计方案的实现 | 第41-43页 | 
| 4.2 包装件振动试验 | 第43-49页 | 
| 4.2.1 试验材料 | 第43页 |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43-44页 | 
| 4.2.3 试验方案 | 第44-45页 | 
| 4.2.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4.3 包装件有限元建模及动态性能分析 | 第49-62页 | 
| 4.3.1 ANSYS Workbench 简介 | 第49-50页 | 
| 4.3.2 隔水炖包装件的有限元建模及动态性能分析 | 第50-6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包装件跌落试验及其仿真分析 | 第63-71页 | 
| 5.1 包装件的跌落试验 | 第63-66页 | 
| 5.1.1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63-64页 | 
| 5.1.2 试验方案 | 第64-65页 | 
| 5.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 5.2 包装件的跌落仿真 | 第66-69页 | 
| 5.2.1 有限元建模 | 第66-67页 | 
| 5.2.2 仿真结果 | 第67-69页 | 
| 5.3 改进方案与原包装的综合比较 | 第69-7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6.1 主要完成工作 | 第71页 |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1页 | 
| 6.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 附录 A:第三章实验数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