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驾驶室和车身的部件与构件论文

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型面设计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1-13页
附表索引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4-17页
    1.2 国内外金属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概况第17-20页
        1.2.1 国外金属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概况第17-19页
        1.2.2 国内金属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概况第19-20页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1 课题来源第20页
        1.3.2 课题研究意义第20-2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第21-23页
第2章 金属板料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相关理论第23-34页
    2.1 屈服准则第23-25页
        2.1.1 Von.Mises 屈服准则第23-24页
        2.1.2 Hill 屈服准则第24页
        2.1.3 Barlat 屈服准则第24-25页
    2.2 板料冲压成形数值模拟关键技术第25-30页
        2.2.1 接触与摩擦处理第25-29页
            2.2.1.1 接触点的搜索算法第26-28页
            2.2.1.2 接触力的计算第28-29页
        2.2.2 网格自适应优化第29-30页
        2.2.3 拉延筋模型处理第30页
    2.3 成形极限图第30-32页
        2.3.1 成形极限图的概念第30-32页
    2.4 积分算法第32-33页
        2.4.1 静力隐式算法第32页
        2.4.2 动力显式算法第32页
        2.4.3 两种算法对比分析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3章 汽车覆盖件凸型面拉延方法第34-52页
    3.1 汽车覆盖件凸型面拉延方法的实施原理第35-36页
        3.1.1 传统汽车覆盖件拉延方法第35页
        3.1.2 汽车覆盖件凸型面拉延原理第35-36页
    3.2 汽车覆盖件凸型面拉延实施流程第36-38页
    3.3 凸型面的构建第38-40页
        3.3.1 FLD 起皱区域的剔除第38-39页
        3.3.2 接触区域边界的构建第39-40页
    3.4 凸型面拉延成形实例分析第40-51页
        3.4.1 相关材料性能参数测试第40-41页
        3.4.2 凸型面拉延成形仿真模型构建第41-43页
        3.4.3 两种方法成形结果对比第43-51页
            3.4.3.1 两种方法获得的 FLD 图比较第43-44页
            3.4.3.2 两种方法获得的最大厚度变化率比较第44-46页
            3.4.3.3 两种方法下坯料与凸、凹模型面接触情况第46-48页
            3.4.3.4 两种方法获得的坯料主应变比较第48-49页
            3.4.3.5 两种方法获得的坯料外缘收缩线比较第49页
            3.4.3.6 两种方法获得的坯料型面偏差比较第49-50页
            3.4.3.7 工作型面面积及模具结构比较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汽车覆盖件类筋板结构型面拉延方法第52-65页
    4.1 汽车覆盖件类筋板结构型面拉延方法的实施原理第52-55页
        4.1.1 多点无模成形模具第52-53页
        4.1.2 汽车覆盖件类筋板结构型面拉延原理第53-55页
    4.2 类筋板结构型面构建过程第55-56页
    4.3 类筋板结构型面拉延成形实例分析第56-64页
        4.3.1 类筋板结构型面拉延成形仿真模型构建第56-58页
        4.3.2 两种方法获得的成形结果对比第58-64页
            4.3.2.1 两种方法获得的 FLD 图比较第58-60页
            4.3.2.2 两种方法获得的最大厚度变化率比较第60-62页
            4.3.2.3 两种方法获得的坯料外缘收缩线比较第62页
            4.3.2.4 两种方法获得的坯料型面偏差比较第62-63页
            4.3.2.5 工作型面面积及模具结构比较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汽车覆盖件类筋板凸型面拉延方法第65-77页
    5.1 汽车覆盖件类筋板凸型面拉延方法的实施原理第65-67页
    5.2 凸型面拉延型面计算第67-69页
        5.2.1 凸型面拉延型面仿真模型构建第67页
        5.2.2 凸型面拉延与全型面拉延结果对比第67-69页
    5.3 凸型面拉延型面基础上的类筋板结构型面计算第69-75页
        5.3.1 类筋板凸型面拉延型面仿真模型构建第69页
        5.3.2 类筋板凸型面拉延型面成形结果分析第69-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类客车体非光滑气动减阻特性研究
下一篇:低速纯电动汽车一次成型整体车身轻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