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冠诗人创作心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本论题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第一章 女冠诗人创作心理产生的现实基础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唐代女冠现象探因 | 第14-22页 |
一、 社会文化背景 | 第14-17页 |
二、 个人际遇 | 第17-22页 |
第二节 女冠诗人创作心理形成的现实条件 | 第22-28页 |
一、 唐代妇女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 | 第22-23页 |
二、 女冠诗人的才能奠定了基础 | 第23-28页 |
第二章 女冠诗人创作心理的形成 | 第28-52页 |
第一节 情感与创作心理 | 第28-35页 |
一、 离别之情 | 第28-30页 |
二、 相思之情 | 第30-35页 |
第二节 艺术体验与创作心理 | 第35-49页 |
一、 关于艺术体验 | 第35-39页 |
二、 女冠诗人艺术体验类型 | 第39-49页 |
第三节 女冠诗人艺术体验的外化 | 第49-52页 |
第三章 女冠诗人创作的独特性 | 第52-66页 |
第一节 女冠诗人身份与创作心理的独特性 | 第52-60页 |
一、 女性身份与“善怀”创作心理 | 第52-54页 |
二、 女冠身份与“平等”创作心理 | 第54-58页 |
三、 妓女身份与“纵情”创作心理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女冠诗歌的特殊风貌 | 第60-66页 |
一、 思想内容的扩展 | 第60-63页 |
二、 表现手法的大胆率真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