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引言 | 第10-18页 |
(一) 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土地复垦与矿业用地复垦的概述 | 第18-32页 |
(一) 土地复垦的概念及特征 | 第18-22页 |
1. 土地复垦的概念 | 第18-20页 |
2. 土地复垦的特点 | 第20-21页 |
3. 土地复垦的分类 | 第21-22页 |
(二) 矿业用地内涵及其分类 | 第22-25页 |
1. 矿业用地的内涵 | 第22-24页 |
2. 矿业用地的分类 | 第24-25页 |
(三) 矿业用地复垦概述 | 第25-32页 |
1. 矿业用地复垦的含义 | 第25-26页 |
2. 矿业用地复垦的特征 | 第26页 |
3. 矿业用地复垦的内容 | 第26-28页 |
4. 矿业用地复垦的必要性 | 第28-32页 |
三、域外矿业用地复垦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40页 |
(一) 发达国家的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2-37页 |
1. 美国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2-34页 |
2. 英国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4页 |
3. 德国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4-36页 |
4. 加拿大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6-37页 |
(二) 发展中国家的矿业用地复垦制度 | 第37-38页 |
(三) 域外矿业用地复垦法律制度经验总结 | 第38-40页 |
1. 环境保护与整个矿业开采过程密不可分 | 第38页 |
2. 复垦机制比较完备 | 第38-40页 |
四、我国矿业用地复垦及其法律制度反思 | 第40-48页 |
(一) 矿业用地复垦的基本形势 | 第40-43页 |
1. 我国矿业用地复垦法律状况 | 第40-42页 |
2. 我国矿业用地复垦实践状况 | 第42-43页 |
(二) 我国矿业用地复垦法律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3-48页 |
1. 矿业用地复垦经费难以有效保障 | 第44-45页 |
2. 缺乏对矿业用地复垦技术的研究以及完善的法律规范 | 第45-46页 |
3. 矿业用地取得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制约矿地复垦 | 第46-47页 |
4. 矿业用地复垦监测监管有待加强 | 第47-48页 |
五、完善矿业用地复垦法律制度的具体对策 | 第48-55页 |
(一) 完善矿业用地复垦资金的法律制度 | 第48-50页 |
1. 增加矿业复垦研究性资金的规定 | 第48-49页 |
2. 建议法律上明确规定复垦保证金 | 第49-50页 |
3. 建议采取其他担保方式 | 第50页 |
(二) 完善矿业用地复垦技术研究和构建矿业用地复垦标准体系 | 第50-51页 |
1. 支持矿业用地复垦技术研究 | 第50-51页 |
2. 建立矿业用地复垦标准体系 | 第51页 |
(三) 健全矿业用地复垦事前审批法律规范 | 第51-52页 |
(四) 完善矿业用地废弃地复垦监管制度 | 第52-55页 |
1. 明确公众参与监督的法律规定 | 第52-54页 |
2. 建立矿业用地复垦的专门管理机构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