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发动机控制器开发流程研究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摩托车发动机控制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摩托车发动机建模技术研究 | 第14-15页 |
1.3.2 怠速工况及稳态工况中的闭环控制策略研究 | 第15-16页 |
1.3.3 瞬态工况燃油补偿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本文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的建立 | 第18-27页 |
2.1 进气子模型 | 第18-23页 |
2.1.1 节气门空气流量子模型 | 第19-20页 |
2.1.2 进气管和进气门空气流量子模型 | 第20页 |
2.1.3 充气效率的确定 | 第20-23页 |
2.2 燃油蒸发模型 | 第23-25页 |
2.3 动力输出模块 | 第25-26页 |
2.3.1 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传统平均值模型的改进 | 第27-34页 |
3.1 怠速进气模型 | 第27页 |
3.2 进气波动模型 | 第27-30页 |
3.3 时滞模型 | 第30-31页 |
3.4 发动机热模型 | 第31-32页 |
3.5 模型的封装 | 第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怠速工况控制研究 | 第34-45页 |
4.1 摩托车怠速工况控制目标分析 | 第34页 |
4.2 总体控制方案 | 第34-35页 |
4.3 摩托车怠速转速稳定控制策略 | 第35-43页 |
4.3.1 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理论 | 第35-37页 |
4.3.2 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理论 | 第37-39页 |
4.3.3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4.4 控制结果仿真 | 第43-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稳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策略 | 第45-56页 |
5.1 稳态工况控制目标分析 | 第45-46页 |
5.2 总体控制方案设计 | 第46页 |
5.3 开环控制 | 第46-49页 |
5.3.1 开环控制原理 | 第46-47页 |
5.3.2 摩托车发动机进气量精确测量方法 | 第47-49页 |
5.4 闭环控制 | 第49-53页 |
5.4.1 时滞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及其补偿器的建立 | 第49-50页 |
5.4.2 模糊 PID 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5.4.3 模糊 PID 控制策略的改进 | 第53页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瞬态工况空燃比控制策略 | 第56-62页 |
6.1 过渡工况空燃比偏差机理分析 | 第56-57页 |
6.2 瞬态工况下的燃油补偿前馈控制策略 | 第57-58页 |
6.3 X -τ模型参数标定方法研究 | 第58-60页 |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展望与后续工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