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图表清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并联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 第13-18页 |
1.2.1 发展由来 | 第13-15页 |
1.2.2 并联机器人特点 | 第15页 |
1.2.3 并联机器人分类 | 第15-16页 |
1.2.4 并联机器人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2.5 并联机器人主要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1.2.6 并联机器人研究方向 | 第18页 |
1.3 专利信息概述 | 第18-19页 |
1.3.1 专利信息的由来 | 第18页 |
1.3.2 专利信息的内涵 | 第18-19页 |
1.3.3 专利信息的特征 | 第19页 |
1.4 专利分析方法 | 第19-22页 |
1.4.1 专利分析的由来 | 第19页 |
1.4.2 专利分析法 | 第19-20页 |
1.4.3 几种最常用的专利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1.4.4 专利分析流程图 | 第21-22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1 论文总体目标 | 第22页 |
1.5.2 章节安排及内容介绍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专利分析系统软件设计 | 第23-31页 |
2.1 前言 | 第23页 |
2.2 系统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2.3 选择软件开发工具 | 第24-26页 |
2.3.1 几种常用数据库比较与筛选 | 第24-25页 |
2.3.2 Access 数据库平台特点 | 第25页 |
2.3.3 Delphi 编程开发工具 | 第25-26页 |
2.3.4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26页 |
2.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26-27页 |
2.5 并联机器人专利核心词库抽取 | 第27-30页 |
2.5.1 并联机器人专利技术特征描述 | 第28页 |
2.5.2 并联机器人词库实例验证 | 第28-29页 |
2.5.3 并联机器人专利词库抽样分析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面向并联机器人的专利分析软件构建与实现 | 第31-54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总体设计流程 | 第31-32页 |
3.3 软件系统界面设计 | 第32-33页 |
3.3.1 主界面设计 | 第32页 |
3.3.2 主菜单设计 | 第32-33页 |
3.4 并联机器人专案分析功能实现 | 第33-52页 |
3.4.1 专题数据模块 | 第33-35页 |
3.4.2 专利检索模块 | 第35-46页 |
3.4.3 专利维护管理模块 | 第46-47页 |
3.4.4 依托并联机器人核心词库的专利分析功能模块 | 第47-52页 |
3.5 较之其它检索系统的区别及优势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并联机器人专利分析测试 | 第54-62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并联机器人国内专利状况分析 | 第54-58页 |
4.2.1 主题趋势分析 | 第54-55页 |
4.2.2 自由度申报趋势分析 | 第55页 |
4.2.3 IPC 分类技术分析 | 第55-56页 |
4.2.4 申请人分析 | 第56-57页 |
4.2.5 发明人分析 | 第57-58页 |
4.3 国外专利状况 | 第58-60页 |
4.3.1 主题趋势分析 | 第58-59页 |
4.3.2 IPC 分类技术分析 | 第59页 |
4.3.3 申请人分析 | 第59-60页 |
4.3.4 发明人分析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专利情报分析 | 第62-7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专利分析 | 第62-64页 |
5.2.1 建立二自由度移动并联机器人专案 | 第62-63页 |
5.2.2 主题趋势分析 | 第63页 |
5.2.3 申请人分析 | 第63-64页 |
5.2.4 发明人分析 | 第64页 |
5.2.5 IPC 分类分析 | 第64页 |
5.3 专利细览 | 第64-67页 |
5.3.1 二自由度移动并联机器人专利汇总 | 第65-67页 |
5.3.2 技术方案分析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 第67页 |
5.4 反向设计二自由度移动并联机器人专利 | 第67-69页 |
5.4.1 技术改进方案 | 第67-68页 |
5.4.2 运用 ADAMS 仿真技术验证 | 第68-69页 |
5.5 应用前景 | 第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