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 研究工作概况 | 第19-21页 |
1.3.1 拟研究解决问题 | 第19页 |
1.3.2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背景:问题描述,理论支持与及研究基础 | 第21-33页 |
2.1 流水型加工设备概况 | 第21-27页 |
2.1.1 需求:柔性的光,机,电一体化设备 | 第21-26页 |
2.1.2 CNC系统研发难点 | 第26-27页 |
2.2 格件理论及应用思路 | 第27-28页 |
2.2.1 基于形式领域融合的计算模型 | 第27页 |
2.2.2 加工流水线的引擎式控制 | 第27-28页 |
2.3 GenPipeline组件:通用模块访问框架 | 第28-32页 |
2.3.1 Actor模型实现:Act4GP | 第28-29页 |
2.3.2 设备控制框架:GeneralService | 第29-30页 |
2.3.3 响应式异步编程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格件的流水型加工设备控制模型 | 第33-45页 |
3.1 模型设计动机 | 第33-34页 |
3.2 控制模型框架描述 | 第34-36页 |
3.2.1 硬件流水线与虚拟流水线 | 第35页 |
3.2.2 流水线加载器及配置脚本 | 第35-36页 |
3.2.3 流水线引擎及描述脚本 | 第36页 |
3.3 领域分析:设备部件交互规则研究 | 第36-40页 |
3.3.1 关键领域名词解析 | 第36-37页 |
3.3.2 传送线控制器 | 第37-38页 |
3.3.3 传送线间交互 | 第38-39页 |
3.3.4 物料加工属性 | 第39-40页 |
3.4 传送线实例研究 | 第40-44页 |
3.4.1 传送线实例及性质[28] | 第41-42页 |
3.4.2 传送线交互实例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系统控制框架的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 第45-60页 |
4.1 控制框架概要设计 | 第45-46页 |
4.1.1 设计思想 | 第45页 |
4.1.2 总体结构和模块划分 | 第45-46页 |
4.2 虚拟流水线设计 | 第46-54页 |
4.2.1 模块设计 | 第46-52页 |
4.2.2 组件接口 | 第52-54页 |
4.3 流水线引擎设计 | 第54-58页 |
4.3.1 引擎设计 | 第54-55页 |
4.3.2 传送-加工设计 | 第55-58页 |
4.4 流水线加载器设计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应用 | 第60-70页 |
5.1 应用开发步骤 | 第60页 |
5.2 桌面式智能卡发卡设备 | 第60-66页 |
5.2.1 设备服务接入 | 第61-63页 |
5.2.2 整机工位定义 | 第63-65页 |
5.2.3 传送线划分及交互 | 第65-66页 |
5.3 实际生产测试 | 第66-69页 |
5.3.1 测试环境 | 第66页 |
5.3.2 系统测试 | 第66-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页 |
今后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