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建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一) 基本概念第9页
  1、 生活化课堂第9页
  2、 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堂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3页
  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 生活化课堂建构的理论依据及特征第13-19页
 (一) 理论依据第13-17页
  1、 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第13页
  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13-14页
  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4-15页
  4、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第15-16页
  5、 苏霍姆林斯基回归自然的教育思想第16-17页
 (二) 生活化课堂的特征第17-19页
  1、 主体性第17页
  2、 开放性第17页
  3、 激励性第17-19页
二、 建构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的现实意义第19-25页
 (一) 有利于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弊端第19页
 (二) 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第19-20页
 (三) 有利于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第20页
 (四)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第20-22页
  1、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第20-21页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21-22页
 (五) 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第22-25页
  1、 教师应尊重学生第22-23页
  2、 教师应服务于学生第23页
  3、 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沟通第23-25页
三、 中学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建构策略第25-37页
 (一) 教学理念的生活化第25页
 (二) 教学目标的生活化第25-26页
 (三)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第26-29页
  1、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第27页
  2、 应反映时代的特点第27-28页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8页
  4、 关注社会焦点、热点第28-29页
 (四) 教学方法的生活化第29-33页
  1、 体验式教学第29-31页
  2、 活动式教学第31-32页
  3、 探究式教学第32-33页
 (五)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第33-34页
 (六)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第34-37页
四、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第37-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课标下质疑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