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基于概率可靠度的抗震性能评估 | 第11-12页 |
1.3 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1.3.2 桥梁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5 本文章节结构安排 | 第16-19页 |
第2章 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 | 第19-33页 |
2.1 概述 | 第19-20页 |
2.2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第20-22页 |
2.2.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第20页 |
2.2.2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易损性曲线形成过程 | 第20-22页 |
2.3 考虑高阶振型的地震动强度参数的选取 | 第22-26页 |
2.3.1 地震波选取 | 第22-24页 |
2.3.2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 | 第24-26页 |
2.4 桥梁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26-31页 |
2.4.1 结构破坏准则 | 第26-28页 |
2.4.2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的描述及量化 | 第28-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高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指标的计算 | 第33-43页 |
3.1 模型概况 | 第33-35页 |
3.1.1 模型基本假定 | 第33-34页 |
3.1.2 模型的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 | 第34页 |
3.1.3 模型的动力特性 | 第34-35页 |
3.2 材料模型、截面纤维模型和单元模型 | 第35-39页 |
3.2.1 材料模型 | 第35-37页 |
3.2.2 单元模型 | 第37-39页 |
3.3 损伤指标的计算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桥墩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3-61页 |
4.1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4.2 墩底曲率IDA分析 | 第44-46页 |
4.3 建立理论易损性曲线 | 第46-50页 |
4.4 墩高变化对桥墩易损性的影响 | 第50-58页 |
4.4.1 90 m墩、120m墩基本特性 | 第50-51页 |
4.4.2 墩底IDA曲率 | 第51-52页 |
4.4.3 建立理论易损性曲线 | 第52-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