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信托、信贷法论文

论信托财产分别管理与信托公示的关系--兼论我国《信托法》分别管理规定的重构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4页
    一、选题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一章 信托财产分别管理的概述第14-23页
    一、信托财产分别管理的内涵第14-17页
    二、信托财产分别管理的理论依据第17-18页
        (一)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第17页
        (二)交易安全的保护第17-18页
    三、我国《信托法》分别管理规定存在的问题第18-23页
        (一)未明确分别管理的具体方法第18-19页
        (二)忽视与公示的联系第19-20页
        (三)当事人无权约定排除分别管理第20-21页
        (四)违反分别管理义务的责任不明确第21-23页
第二章 信托公示制度概述第23-27页
    一、信托公示的内涵第23-24页
    二、信托公示制度的理论依据第24-25页
        (一)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第24-25页
        (二)交易安全的保护第25页
    三、信托公示的效力选择第25-27页
第三章 信托财产分别管理与信托公示的关系第27-33页
    一、二者联系第27-29页
        (一)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第27页
        (二)交易安全的保护第27-29页
    二、域外立法和实践第29-33页
        (一)日本立法中分别管理与登记对抗的关系第29-30页
        (二)英美法系无信托公示制度的思考第30-33页
第四章 我国《信托法》分别管理规定的重构第33-42页
    一、借鉴日本新《信托法》相关规定及可行性第33-36页
        (一)借鉴日本新《信托法》相关规定第33-35页
        (二)可行性分析第35-36页
            1.登记作为特定财产分别管理方式的合理性第35-36页
            2.法律层面的可行性第36页
    二、借鉴英美信托法分别管理的规定及可行性第36-40页
        (一)借鉴英美信托法分别管理的规定第36-38页
        (二)可行性分析第38-40页
            1.操作层面上的困难第38-39页
            2.法律层面的可行性第39页
            3.受托人文化的差异第39-40页
    三、小结第40-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消费信贷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我国银行信贷对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