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2-29页 |
1.1 植物的磷素营养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1.1 磷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 第12-13页 |
1.1.2 植物磷素营养的生理功能 | 第13-14页 |
1.1.3 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和利用 | 第14-16页 |
1.1.4 植物磷素营养失调症状 | 第16-17页 |
1.2 土壤中的磷素 | 第17-19页 |
1.2.1 土壤中磷的含量、形态和分布 | 第17-18页 |
1.2.2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 第18-19页 |
1.3 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 第19-24页 |
1.3.1 磷肥的种类和性质 | 第19-20页 |
1.3.2 磷肥的合理施用 | 第20-22页 |
1.3.3 磷肥的施用现状 | 第22-23页 |
1.3.4 施用磷肥对环境的影响 | 第23-24页 |
1.4 植物的氮素营养 | 第24-27页 |
1.4.1 植物氮素营养的生理功能 | 第24-25页 |
1.4.2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 第25-26页 |
1.4.3 磷在植物氮代谢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1.5 植物磷效率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2.1 试材与处理 | 第29-31页 |
2.1.1 砂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29页 |
2.1.2 土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2.1.3 五种苹果砧木的氮、磷吸收及利用差异的研究 | 第30-31页 |
2.2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2.2.1 植株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1页 |
2.2.2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页 |
3.1 砂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32-37页 |
3.1.1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生物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1.2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的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3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的磷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33-35页 |
3.1.4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 第35页 |
3.1.5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幼苗全氮量、15N肥料利用率和分配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 土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37-42页 |
3.2.1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2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8页 |
3.2.3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的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4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5 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 五种苹果砧木的氮、磷吸收及利用差异的研究 | 第42-47页 |
3.3.1 五种苹果砧木生物量的差异 | 第42页 |
3.3.2 五种苹果砧木根系形态指标的差异 | 第42-43页 |
3.3.3 五种苹果砧木磷吸收效率及利用效率的差异 | 第43-44页 |
3.3.4 五种苹果砧木各器官的Ndff的差异 | 第44-45页 |
3.3.5 五种苹果砧木的全氮量、15N吸收总量及15N利用率的差异 | 第45-46页 |
3.3.6 五种苹果砧木幼苗根系对NO3-吸收速率的差异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2页 |
4.1 砂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 土培下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五种苹果砧木的氮、磷吸收及利用差异的研究 | 第50-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