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页 |
第一章 夫妻财产制度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夫妻财产制度 | 第11-14页 |
一、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1-12页 |
二、夫妻财产制的分类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 | 第14-17页 |
一、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概述 | 第14-16页 |
二、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的特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夫妻财产关系涉及的股权问题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股权的概念、性质与种类 | 第17-19页 |
一、股权的概念和性质 | 第17-18页 |
二、股权的种类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 第19-20页 |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权利 | 第19-20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义务 | 第20页 |
第三节 夫妻财产关系中涉及的股权问题 | 第20-22页 |
一、夫妻财产关系与股权问题的价值冲突 | 第20-21页 |
二、夫妻财产关系中涉及的股权问题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涉及股权问题的处理 | 第22-26页 |
第一节 股权的归属 | 第22-24页 |
一、股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 第22页 |
二、分期缴纳出资股权的归属 | 第22-23页 |
三、根据婚前股权的优先认购权和优先购买权取得股权的归属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股权价值增减的性质和归属 | 第24-25页 |
一、股权价值增减的性质 | 第24页 |
二、股权价值增减的归属 | 第24-25页 |
三、个人劳动和股权紧密结合时的处理 | 第25页 |
第三节 约定财产制对股权的适用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涉及股权问题的处理 | 第26-30页 |
第一节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 第26-28页 |
一、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 | 第26-27页 |
二、夫妻共同债务中是否包含一方的侵权行为之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因股权产生的债务在共同债务中的认定 | 第28-29页 |
一、因股权产生的债务的性质 | 第28页 |
二、因股权产生的合同之债在共同债务中的认定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页 |
第三节 例外情况在股权问题上的适用 | 第29-30页 |
一、婚前个人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认定 | 第30页 |
二、一方婚后以个人名义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约定为个人债务的情况 | 第30页 |
三、一方婚后以个人名义负债,且债权人知道夫妻约定婚姻关系续存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的情况 | 第30页 |
第五章 夫妻共同财产的处分和救济涉及股权问题的处理 | 第30-35页 |
第一节 夫妻共同财产处分和救济的一般规则 | 第30-32页 |
一、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规则 | 第30-31页 |
二、不当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救济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夫妻共同财产处分和救济中涉及股权问题的处理 | 第32-35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32-33页 |
二、善意第三人的认定 | 第33-35页 |
三、持股人的配偶处分股权的特殊情况 | 第35页 |
第六章 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的分割涉及股权问题的处理 | 第35-39页 |
第一节 离婚诉讼中涉及股权分割的一般规则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一般规则引发的两个问题的思考 | 第36-39页 |
一、法院可否判决夫妻按比例分割股权 | 第36-37页 |
二、股东的优先权是否系法定的优先购买权,该权利是否可以救济 | 第37-39页 |
第七章 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思考与立法建议 | 第39-42页 |
第一节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不完善的后果 | 第39-40页 |
一、司法实践中缺少法律依据 | 第39页 |
二、行为主体无法预判自己的行为后果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思考与立法建议 | 第40-42页 |
一、系统化、科学化夫妻财产制度 | 第40页 |
二、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界定的立法建议 | 第40-41页 |
三、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界定的立法建议 | 第41页 |
四、法律交叉适用问题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