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1.2.1 BIM技术在建筑中应用 | 第9-10页 |
1.2.2 工程图纸识别算法 | 第10-12页 |
1.2.3 Revit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本文组织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Revit二次开发 | 第14-20页 |
2.1 Revit简介 | 第14-15页 |
2.2 Revit二次开发简介 | 第15-19页 |
2.2.1 开发工具 | 第15页 |
2.2.2 Revit二次开发基本方法 | 第15-16页 |
2.2.3 Revit应用程序接口 | 第16-17页 |
2.2.4 RevitAPI函数 | 第17-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Revit桩基族生成算法 | 第20-31页 |
3.1 Revit族 | 第20-23页 |
3.1.1 族分类 | 第20-22页 |
3.1.2 族类别和族类型 | 第22页 |
3.1.3 族参数 | 第22-23页 |
3.2 桩基族 | 第23-30页 |
3.2.1 创建桩基族 | 第23-26页 |
3.2.2 创建参数 | 第26-28页 |
3.2.3 载入桩基族 | 第28-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开发 | 第31-37页 |
4.1 FlexCell表格控件简介 | 第31页 |
4.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 | 第31-36页 |
4.2.1 创建表格窗体 | 第31-32页 |
4.2.2 表格中添加数值和字符 | 第32页 |
4.2.3 设置单元格类型和添加下拉选项列表 | 第32-33页 |
4.2.4 桩长、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以及编译算法 | 第33-35页 |
4.2.5 生成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 | 第35-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桩基自动生成 | 第37-54页 |
5.1 CAD图纸预处理 | 第37-40页 |
5.1.1 线处理 | 第37-38页 |
5.1.2 点处理 | 第38-40页 |
5.1.3 字符处理 | 第40页 |
5.2 桩基生成算法 | 第40-47页 |
5.2.1 生成桩基的基本流程 | 第40-41页 |
5.2.2 框选读取柱内力 | 第41-42页 |
5.2.3 桩基定位点计算 | 第42-43页 |
5.2.4 桩基设计与计算 | 第43-44页 |
5.2.5 生成桩基三维模型 | 第44-47页 |
5.3 生成桩钢筋 | 第47-53页 |
5.3.1 桩配筋计算 | 第47-48页 |
5.3.2 过滤钢筋类型、钢筋形状及钢筋弯钩类型 | 第48页 |
5.3.3 生成钢筋API方法 | 第48-49页 |
5.3.4 纵筋和箍筋生成 | 第49-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讨论 | 第54-58页 |
6.1 案例一 | 第54-56页 |
6.2 案例二 | 第56-5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7.1 总结 | 第58页 |
7.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