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贷政策对房价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创新 | 第16-19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7-1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2.1 银行信贷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研究 | 第19-22页 |
2.1.1 信贷与房价的互动关系 | 第19-21页 |
2.1.2 房价波动与金融系统稳定性 | 第21-22页 |
2.2 影子银行对金融市场和房价的影响研究 | 第22-24页 |
2.2.1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 第22-23页 |
2.2.2 影子银行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 | 第23-24页 |
2.3 房地产调控政策传导的区域差异研究 | 第24-25页 |
2.4 文献小结 | 第25-27页 |
3 我国信贷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7-44页 |
3.1 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 第27-32页 |
3.1.1 房地产商品的双重属性 | 第27-28页 |
3.1.2 宏观视角的房价波动 | 第28-29页 |
3.1.3 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分化 | 第29-32页 |
3.2 银行信贷发展现状 | 第32-37页 |
3.2.1 房地产信贷政策概述 | 第32-33页 |
3.2.2 银行信贷的规模及发展特征 | 第33-34页 |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34-37页 |
3.3 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 第37-44页 |
3.3.1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38-41页 |
3.3.2 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测算 | 第41页 |
3.3.3 我国影子银行的特征 | 第41-44页 |
4 信贷与房价波动的理论研究 | 第44-51页 |
4.1 信贷对房价影响的传导路径 | 第44-47页 |
4.1.1 供给侧分析 | 第44-46页 |
4.1.2 需求侧分析 | 第46-47页 |
4.2 影子银行对信贷调控政策效果的冲击 | 第47-48页 |
4.2.1 影子银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第47页 |
4.2.2 影子银行对利率水平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 基于Carey模型的房地产均衡价格理论 | 第48-51页 |
5 信贷政策与房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51-84页 |
5.1 全国层面信贷与房价波动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第51-67页 |
5.1.1 主要变量及数据 | 第51-53页 |
5.1.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第53-54页 |
5.1.3 协整检验 | 第54-55页 |
5.1.4 构建SVAR模型 | 第55-57页 |
5.1.5 脉冲响应分析 | 第57-66页 |
5.1.6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2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区域差异化实证分析 | 第67-84页 |
5.2.1 主要变量及数据 | 第67-70页 |
5.2.2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第70-73页 |
5.2.3 状态空间模型 | 第73-75页 |
5.2.4 模型估计结果 | 第75-82页 |
5.2.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2-84页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4-8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85-8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