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研究分析 | 第13-14页 |
1.1.1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研究的重要性 | 第13页 |
1.1.2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路面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1.2.1 路面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路面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可用于军用汽车振动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1.3.1 可用于军用汽车振动性能的国外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1.3.2 可用于军用汽车振动性能的国内评价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研究 | 第19-34页 |
2.1 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标准形式 | 第19-20页 |
2.1.1 标准形式的描述 | 第19页 |
2.1.2 标准形式的均方根值 | 第19-20页 |
2.2 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改进形式 | 第20-23页 |
2.2.1 改进形式的描述 | 第20页 |
2.2.2 改进形式的均方根值 | 第20页 |
2.2.3 空间下截止频率的确定 | 第20-21页 |
2.2.4 空间下截止频率的数值求解 | 第21-23页 |
2.3 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有理数形式 | 第23-26页 |
2.3.1 有理数形式的描述 | 第23-24页 |
2.3.2 有理数形式的统一描述 | 第24-25页 |
2.3.3 有理数形式参数的确定 | 第25页 |
2.3.4 有理数形式的仿真 | 第25-26页 |
2.4 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特殊形式 | 第26-32页 |
2.4.1 软路面的特殊形式 | 第26-29页 |
2.4.2 硬路面特殊形式的时间频率表示 | 第29页 |
2.4.3 硬路面的特殊形式 | 第29-31页 |
2.4.4 特殊形式与标准形式的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路面激励时域模型的研究 | 第34-48页 |
3.1 平稳正态随机过程三角级数模拟方法 | 第34-37页 |
3.1.1 正态随机变量 | 第34-35页 |
3.1.2 随机过程与分类 | 第35页 |
3.1.3 平稳正态随机过程 | 第35-36页 |
3.1.4 平稳正态随机过程的三角级数模拟 | 第36-37页 |
3.2 路面随机激励的三角级数模拟时域模型 | 第37-40页 |
3.2.1 路面随机激励与三角级数模拟 | 第37页 |
3.2.2 基于形式一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37-38页 |
3.2.3 基于形式二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38页 |
3.2.4 基于形式三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38-39页 |
3.2.5 基于形式四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39-40页 |
3.3 基于路面不平度频域模型的路面随机激励三角级数模拟 | 第40-44页 |
3.3.1 路面随机激励三角级数模拟的方案 | 第40页 |
3.3.2 基于标准路面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40-41页 |
3.3.3 基于改进和有理数路面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41-43页 |
3.3.4 基于特殊路面的路面随机激励模拟 | 第43-44页 |
3.4 路面脉冲激励的模拟 | 第44-47页 |
3.4.1 三角形凸块脉冲激励 | 第44-45页 |
3.4.2 半圆形凸块脉冲激励 | 第45-46页 |
3.4.3 路面脉冲激励模拟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十五自由度平面系统振动建模 | 第48-60页 |
4.1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十五自由度平面系统的力学模型 | 第48-50页 |
4.1.1 建模基本假设 | 第48-49页 |
4.1.2 力学模型 | 第49-50页 |
4.2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十五自由度平面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0-57页 |
4.2.1 系统的振动能量 | 第50-51页 |
4.2.2 系统振动能量的导数 | 第51-55页 |
4.2.3 数学模型 | 第55-57页 |
4.3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十五自由度平面系统的车轮静载和振动响应量 | 第57-59页 |
4.3.1 车轮静载 | 第57页 |
4.3.2 常规振动响应量 | 第57-58页 |
4.3.3 特殊振动响应量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的仿真与评价 | 第60-85页 |
5.1 多轴汽车平面系统振动性能的频域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5.1.1 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60页 |
5.1.2 各轮路面激励的关系 | 第60-61页 |
5.1.3 基于前轮路面激励的等效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第61页 |
5.1.4 振动响应量的功率谱密度与均方根值 | 第61页 |
5.2 多轴汽车平面系统振动性能的时域分析方法 | 第61-63页 |
5.2.1 系统的状态方程 | 第61-62页 |
5.2.2 路面激励向量的确定 | 第62-63页 |
5.3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63-66页 |
5.3.1 等效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 第63页 |
5.3.2 常规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63-64页 |
5.3.3 特殊振动响应量的频率响应特性 | 第64-66页 |
5.4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66-67页 |
5.4.1 路面随机激励下吸收功率法 | 第66-67页 |
5.4.2 路面随机激励下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方法 | 第67页 |
5.4.3 路面脉冲激励下最大加速度评价方法 | 第67页 |
5.5 多轴重型特种汽车振动性能的仿真与评价 | 第67-84页 |
5.5.1 路面随机激励下频域仿真 | 第67-72页 |
5.5.2 路面随机激励下时域仿真 | 第72-76页 |
5.5.3 路面随机激励下时频仿真结果对比 | 第76-81页 |
5.5.4 路面脉冲激励下时域仿真 | 第81-82页 |
5.5.5 不同路面下振动性能评价指标 | 第82-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