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及系统设计方法 | 第11-14页 |
1.2.1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2 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与智慧城市 | 第14-25页 |
2.1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4-19页 |
2.1.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地理信息系统构成 | 第15-17页 |
2.1.3 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4 GIS 技术与发展 | 第18-19页 |
2.2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概述 | 第19-20页 |
2.2.1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内容 | 第19页 |
2.2.2 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步骤 | 第19-20页 |
2.3 基于智慧城市的地下管网综述 | 第20-25页 |
2.3.1 智慧城市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3.2 智慧城市主要建设项目 | 第21-22页 |
2.3.3 地下管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位与作用 | 第22-23页 |
2.3.4 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第3章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需求分析 | 第25-33页 |
3.1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介绍 | 第25页 |
3.2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需求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政府需求分析 | 第26页 |
3.2.2 社会需求分析 | 第26-27页 |
3.2.3 市场需求分析 | 第27-29页 |
3.3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可行性分析 | 第29-33页 |
3.3.1 技术成熟性分析 | 第29页 |
3.3.2 可靠性分析 | 第29页 |
3.3.3 经济与投资分析 | 第29-31页 |
3.3.4 设计开发风险预估及应对方式 | 第31页 |
3.3.5 社会效益预测 | 第31-33页 |
第4章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设计原则与流程-- | 第33-40页 |
4.1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设计原则 | 第33-35页 |
4.1.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 第33页 |
4.1.2 系统体系结构风格选择 | 第33-34页 |
4.1.3 系统模块设计原则 | 第34页 |
4.1.4 系统模块划分原则 | 第34-35页 |
4.2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软、硬件设计原则 | 第35-37页 |
4.2.1 系统软件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4.2.2 系统硬件设计原则 | 第36-37页 |
4.3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设计流程 | 第37-40页 |
4.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流程 | 第37-38页 |
4.3.2 系统模块设计流程 | 第38页 |
4.3.3 系统数据库设计流程 | 第38-40页 |
第5章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地下管网监管系统模块及功能 | 第40-52页 |
5.1 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性能指标设计 | 第40-43页 |
5.1.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 第40-42页 |
5.1.2 系统技术与性能指标设计 | 第42-43页 |
5.2 地下管网监管系统模块及功能 | 第43-52页 |
5.2.1 地下管网综合管理与应急指挥系统模块 | 第43-45页 |
5.2.2 三维管网可视化管理系统模块 | 第45-47页 |
5.2.3 数据资源整合与交换模块 | 第47-48页 |
5.2.4 物联网接入系统模块 | 第48-49页 |
5.2.5 管网数据分析模块 | 第49-50页 |
5.2.6 窨井数据采集及传感器 | 第50-5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