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在群体性事件方面 | 第8-11页 |
| ·在危机传播方面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2-13页 |
| ·案例分析法 | 第13页 |
| ·本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对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认识 | 第14-21页 |
| ·对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和类型 | 第14-17页 |
| ·对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 ·群体性事件类型的划分 | 第15-17页 |
| ·群体性事件的阶段划分 | 第17-21页 |
| ·对群体性事件阶段划分的研究 | 第17页 |
|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阶段划分的两种方法 | 第17-21页 |
| 第三章 危机传播及其特点 | 第21-29页 |
| ·危机传播的概念和内涵 | 第21-22页 |
| ·危机传播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 第21页 |
| ·当前对危机传播概念的主要研究 | 第21-22页 |
| ·对危机传播概念的界定 | 第22页 |
| ·群体性事件中危机传播的特点 | 第22-29页 |
| ·主体和目标的特定性 | 第22-23页 |
| ·情境变化的阶段性 | 第23-26页 |
| ·重视舆论领袖 | 第26-29页 |
| 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 | 第29-40页 |
| ·群体性事件进入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 | 第29-32页 |
| ·时效性原则 | 第29-30页 |
| ·第一现场原则 | 第30-31页 |
| ·真相原则 | 第31-32页 |
| ·群体性事件扩散—存续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 | 第32-35页 |
| ·危机传播必须与行政强制手段密切配合 | 第32-33页 |
| ·积极拓展信息传递的渠道 | 第33-35页 |
| ·群体性事件退出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 | 第35-40页 |
| ·群体性事件在主要矛盾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退出 | 第36页 |
| ·在群体性事件主要矛盾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退出 | 第36-38页 |
| ·舆情的跟踪和监控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