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皇室与道教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言第9-17页
    (一)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0-15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5页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5-17页
一、明太祖至明宣宗时期皇帝与道教第17-37页
    (一) 明太祖对道教的双重政策第17-24页
        1.明太祖借助道教神化出身第17-18页
        2.赐封真人及重用道士第18-20页
        3.修建宫观与国家祭祀第20-22页
        4.明太祖对道教的管理第22-24页
    (二) 明成祖对双重政策的执行和发展第24-31页
        1.道教与皇位的正统性第25-26页
        2.重用道士第26-27页
        3.修建宫观与斋醮兴起第27-28页
        4.敕编道经第28-29页
        5.明成祖对道教的控制第29-31页
    (三) 明仁宗、宣宗对双重政策的继承和贯彻第31-37页
        1.赐封真人及重用道士第31-33页
        2.热衷道事第33-34页
        3.修建宫观第34-35页
        4.编纂山志第35页
        5.仁宗与宣宗对道教的管理第35-37页
二、明英宗至明世宗时期皇帝与道教关系第37-56页
    (一) 明英宗、代宗渐开只崇不抑之端第37-42页
        1.重用道士及大兴斋醮第37-38页
        2.修建宫观第38-39页
        3.敕编道藏第39-40页
        4.道教管理的破坏及纳米给牒第40-42页
    (二) 明宪宗、孝宗、武宗的崇道过滥第42-49页
        1.重用方士及赐封真人第42-43页
        2.传奉道士及斋醮规模的扩大第43-46页
        3.修建道观第46-47页
        4.卖牒鬻灾的常态化及对道教的整改第47-49页
    (三) 明世宗崇道行为的登峰造极第49-56页
        1.宠信道教人士第49-51页
        2.大兴斋醮及修建宫观第51-53页
        3.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第53-54页
        4.世宗对道教的管理与控制第54-56页
三、明穆宗至明思宗时期皇帝与道教关系第56-61页
    (一) 明穆宗对道教的打击与抑制第56-57页
    (二) 明神宗对道教的恩威并施第57-59页
    (三) 明熹宗崇道及思宗对道教态度的变化第59-61页
四、明代藩王与道教第61-70页
    (一) 修建宫观第61-64页
    (二) 修炼烧丹与斋醮第64-65页
    (三) 与道士交往及道教布施第65-67页
    (四) 道教著述及题咏第67-68页
    (五) 道士与藩王谋逆第68-70页
五、明代后妃、宦官的道教信仰第70-75页
    (一) 明代后妃与道教的关系第70-72页
    (二) 明代宦官与道教的关系第72-75页
结语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教会中学本土化研究(1850-1937)
下一篇:华严四祖澄观研究--以人际关系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