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

两种食虫蝙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不同取样部位的对比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4页
    第1节 肠道微生物概述第14-25页
        1.1.1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第16-17页
        1.1.2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第17-21页
        1.1.3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第21-25页
    第2节 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第25-28页
        1.2.1 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形成第25-26页
        1.2.2 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第26页
        1.2.3 年龄与肠道微生物第26-27页
        1.2.4 地理与肠道微生物第27页
        1.2.5 遗传信息与肠道微生物第27-28页
    第3节 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第28-31页
        1.3.1 宏基因组测序第28-29页
        1.3.2 16 SrRNA测序技术第29-31页
    第4节 蝙蝠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背景第31-34页
        1.4.1 蝙蝠概述第31-32页
        1.4.2 蝙蝠肠道微生物的研究第32-33页
        1.4.3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33-3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4-48页
    第1节 样品的收集与基因的测序第34-39页
        2.1.1 实验动物的采集第34页
        2.1.2 样品的收集第34页
        2.1.3 物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4-37页
        2.1.4 样品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提取第37页
        2.1.5 16 SrRNA目标片段的扩增及测序第37-39页
    第2节 16SRRNA测序数据的分析第39-48页
        2.2.1 原始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第39-40页
        2.2.2 质控后数据的拼接第40页
        2.2.3 拼接后序列的去杂第40-41页
        2.2.4 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第41-42页
        2.2.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42-43页
        2.2.6 Alpha多样性分析第43-45页
        2.2.7 Beta多样性分析第45-47页
        2.2.8 微生物多元变量统计分析第47-48页
第三章 结果第48-65页
    3.1 物种鉴定第48页
    3.2 所有样品的拼接后序列数据结果第48页
    3.3 OTU聚类结果第48-52页
    3.4 三个不同取样部位分别在两种蝙蝠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第52-61页
    3.5 两种蝙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比较第61-65页
第四章 讨论第65-70页
    4.1 两种食虫蝙蝠的肠道微生物第65-67页
    4.2 取样部位对蝙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67-68页
    4.3 两种蝙蝠微生物多样性比较第68-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5.1 结论第70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6页
附录第86-95页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研究CRL4BAhR介导的底物PPARγ泛素化降解机制
下一篇:基于GNSS-R卫星信噪比遥感土壤湿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