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政府公信力要素的现代化构建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 政府公信力概述 | 第13-19页 |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 | 第13-16页 |
·政府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国外政府公信力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 不同时期我国政府公信力状况分析 | 第19-31页 |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分析 | 第19-20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 | 第20-23页 |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表现 | 第23-26页 |
·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社会变迁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社会根源 | 第26-28页 |
·负面的传统文化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文化根源 | 第28-29页 |
·公众自身素质低是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时代根源 | 第29-31页 |
3 公信力要素与现代政府的互动联系 | 第31-38页 |
·公信力要素与构建政府权威的互动联系 | 第31页 |
·公信力要素与构建政府治理结构的互动联系 | 第31-33页 |
·公信力要素与转变政府职能的互动联系 | 第33-36页 |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的动力 | 第33-34页 |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机构改革的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政府公信力是连接新型治理结构的主导 | 第35-36页 |
·公信力要素与塑造政府形象的互动联系 | 第36-38页 |
·政府公信力弱马化导致政府权威的丧失 | 第36-37页 |
·政府公信力弱化导致投资软环境的恶化 | 第37-38页 |
4 我国政府公信力要素现代化构建的策略 | 第38-47页 |
·培育公共精神:政府公信力的观念现代化构建 | 第39-41页 |
·培育具有尊重宪法责任意识的公共精神 | 第40页 |
·培育具有权利意识的公共精神 | 第40页 |
·培育具有公正意识的公共精神 | 第40-41页 |
·畅通民意表达:政府公信力的渠道现代化构建 | 第41-43页 |
·拓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 | 第42页 |
·加强非政府政策研究组织建设 | 第42-43页 |
·建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 第43页 |
·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公信力的技术现代化构建 | 第43-44页 |
·拓宽监督途径:政府公信力的法制现代化构建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