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7页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7-19页
2 乡村公共治理的基本内涵及历史沿革第19-25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基本内涵第19-21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历史沿革第21-25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回顾第21-24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前瞻第24-25页
3 乡村公共治理的主要论域及现实困境第25-38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主要论域第25-29页
     ·乡村公共治理环境第25-26页
     ·乡村公共治理主体第26-28页
     ·乡村公共治理过程第28-29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现实困境:曹家洼村观察第29-38页
     ·乡村公共治理环境的困境第29-31页
     ·乡村公共治理主体的困境第31-34页
     ·乡村公共治理过程的困境第34-38页
4 和谐社会视野下乡村公共治理走出困境的基本思路第38-44页
   ·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第38-40页
   ·乡村公共治理的价值追求第40-41页
   ·乡村公共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制度保障第41-44页
5 和谐社会视野下乡村公共治理走出困境的具体路径第44-51页
   ·乡村公共治理主体功能的重新定位第44-47页
     ·强化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第44-45页
     ·全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第45-46页
     ·构建和谐两委关系第46-47页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第47-48页
   ·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48-50页
     ·坚持依法治理原则第48-49页
     ·正确处理农村内部矛盾第49页
     ·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第49-50页
   ·加快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解构步伐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权利问题探研--兼探中国民法权利取向
下一篇:当代我国政府公信力要素的现代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