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3页 |
1.1.1 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 | 第10页 |
1.1.2 APOS理论下的概念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 | 第10-11页 |
1.1.3 APOS理论指导下的概率概念教学 | 第11页 |
1.1.4 APOS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5-18页 |
1.5.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1.5.2 访谈法 | 第15页 |
1.5.3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1.5.4 教育经验总结法 | 第15-18页 |
第2章 概率概念的学习与APOS理论综述 | 第18-24页 |
2.1 APOS理论简介 | 第18-19页 |
2.1.1 APOS理论的起源 | 第18页 |
2.1.2 APOS理论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APOS理论特征 | 第19页 |
2.3 APOS理论的四阶段模型 | 第19-21页 |
2.3.1 活动阶段 | 第19-20页 |
2.3.2 过程阶段 | 第20页 |
2.3.3 对象阶段 | 第20页 |
2.3.4 图式阶段 | 第20-21页 |
2.4 APOS理论在概率概念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2.4.1 高中概率概念在教材中的编排顺序 | 第21页 |
2.4.2 《新课标》对概率概念的要求 | 第21-22页 |
2.5 APOS理论在概率概念教学中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2.5.1 APOS理论有助于学生对概率概念知识的建构 | 第22-23页 |
2.5.2 APOS理论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 第23-24页 |
第3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24-32页 |
3.1 学生对概率概念学习的主观认识 | 第24-25页 |
3.2 学生对课堂情况的反馈 | 第25-26页 |
3.3 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 第26-29页 |
3.3.1 对概率统计定义的理解 | 第26-27页 |
3.3.2 对古典概型的理解 | 第27-29页 |
3.3.3 对几何概型的理解 | 第29页 |
3.4 学生在概率概念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3.4.1 缺乏反思意识且自主探究较少 | 第29页 |
3.4.2 对日常生活中的概率问题常常有错误的直觉 | 第29-30页 |
3.4.3 不会灵活运用概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第30页 |
3.4.4 只重概率计算,不重概念理解 | 第30-32页 |
第4章 APOS理论在概率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32-44页 |
4.1 APOS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 第32-34页 |
4.1.1 传统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 第32页 |
4.1.2 APOS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 第32-34页 |
4.2 基于APOS理论指导下概率概念教学设计的结构框图 | 第34页 |
4.3 基于APOS理论的概率概念教学设计案例 | 第34-44页 |
4.3.1 “频率和概率”教学设计 | 第34-37页 |
4.3.2 “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 第37-39页 |
4.3.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教学设计 | 第39-44页 |
第5章 总结与建议 | 第44-48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5.2 教学建议 | 第44-46页 |
5.2.1 教学中多增加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数学的实际价值 | 第45页 |
5.2.2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 第45页 |
5.2.3 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 第45页 |
5.2.4 概念教学要注重探究过程 | 第45-46页 |
5.2.5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第46页 |
5.3 研究的不足 | 第46-47页 |
5.4 今后研究的方向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1 概率概念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2 概率概念测试题 | 第52-54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