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不稳定变形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冻土路基病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冻土路基温度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冻土路基水分场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4 冻土路基变形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5 冻土路基水热力三场耦合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6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冻土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 第18-28页 |
2.1 青藏公路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18-22页 |
2.1.1 青藏公路路基路面病害调查 | 第18-20页 |
2.1.2 不同时间段的路基病害调查 | 第20-21页 |
2.1.3 冻土路基不稳定变形控制指标 | 第21-22页 |
2.2 冻土路基不稳定变形的成因 | 第22-24页 |
2.2.1 冻土路基的冻结与融化过程 | 第22-23页 |
2.2.2 冻土路基产生不稳定变形的原因 | 第23-24页 |
2.3 冻土路基不稳定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2.3.1 气候条件 | 第24-25页 |
2.3.2 冻土内在因素 | 第25-26页 |
2.3.3 道路结构条件 | 第26-27页 |
2.3.4 行车荷载作用 | 第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冻土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28-48页 |
3.1 路基温度场基本理论 | 第28-31页 |
3.1.1 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28页 |
3.1.2 伴有相变的路基非稳态温度场控制方程 | 第28-29页 |
3.1.3 路基温度场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3.1.4 路基土热参数的确定方法 | 第30-31页 |
3.2 冻土路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1-41页 |
3.2.1 温度场模型验证 | 第31-35页 |
3.2.2 冻土路基温度场模型建立 | 第35-41页 |
3.3 冻土路基温度场计算分析 | 第41-46页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冻土路基水分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48-62页 |
4.1 路基水分场基本理论 | 第48-53页 |
4.1.1 土中水分迁移的驱动力 | 第48-49页 |
4.1.2 路基水分迁移控制方程 | 第49-50页 |
4.1.3 水分场边界条件及水分运动参数 | 第50-53页 |
4.2 冻土路基水分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3-58页 |
4.2.1 水分场模型验证 | 第53-56页 |
4.2.2 冻土路基水分场模型建立 | 第56-58页 |
4.3 冻土路基水分场计算分析 | 第58-61页 |
4.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冻土路基长期变形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62-74页 |
5.1 冻土路基变形的构成 | 第62-66页 |
5.1.1 冻结过程的路基变形 | 第62页 |
5.1.2 融化过程的路基变形 | 第62-66页 |
5.2 冻土路基变形场模型建立 | 第66-68页 |
5.2.1 冻结过程中变形场模型建立 | 第66-67页 |
5.2.2 融化过程中变形场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5.3 冻土路基变形场计算分析 | 第68-72页 |
5.4 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4-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附录一temp-test.for内容 | 第80-81页 |
附录二temp.for其中一部分内容 | 第81-85页 |
附录三uexpan-frozen.for内容 | 第85页 |
附录四dload.for内容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