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5页 |
(一) 选题背景与问题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 研究述评 | 第9-14页 |
(四) 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 第14页 |
(五) 研究创新 | 第14-15页 |
一、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 | 第15-20页 |
(一) 现代道德哲学危机 | 第15-17页 |
(二) 当代道德教育的困境 | 第17-20页 |
二、“德性是否可教”问题的提出 | 第20-27页 |
(一) 作为“德性教师”的智者 | 第20-21页 |
(二)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 | 第21-23页 |
(三) 柏拉图——“德性是神的恩赐” | 第23-25页 |
(四) 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是否可教”的继续追问 | 第25-27页 |
三、亚里士多德对“德性是否可教”的论证 | 第27-37页 |
(一) 德性是什么? | 第27-30页 |
(二) 德性与善目的 | 第30-33页 |
(三) “德性是否可教”的解决:德性的“可教”与“不可教” | 第33-37页 |
四、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当代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对现代道德哲学的启示 | 第37-38页 |
(二)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的启示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