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编制、现状分析及干预研究--基于孝文化的研究视角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问题提出第11-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价值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4页
    2.1 感恩概述第13-18页
        2.1.1 感恩的概念第13页
        2.1.2 感恩的理论基础第13-15页
        2.1.3 感恩的测量第15-17页
        2.1.4 感恩父母研究现状第17页
        2.1.5 感恩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7-18页
        2.1.6 感恩的培育与干预研究第18页
    2.2 孝文化概述第18-21页
        2.2.1 孝文化的内涵第18-19页
        2.2.2 孝文化中感恩父母的思想第19-20页
        2.2.3 孝文化的当代价值第20页
        2.2.4 孝文化渗透于感恩教育中的研究第20-21页
    2.3 团体心理辅导第21-23页
        2.3.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第21页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第21-22页
        2.3.3 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第22-23页
    2.4 已有研究总结第23-24页
3 研究设计第24-26页
    3.1 研究目的第24页
    3.2 研究内容第24页
    3.3 研究对象第24页
    3.4 研究方法第24页
    3.5 研究假设第24页
    3.6 研究思路第24-26页
4 研究一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的编制第26-34页
    4.1 初测问卷第26页
        4.1.1 问卷维度的理论探讨第26页
        4.1.2 初测问卷的形成第26页
    4.2 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6-29页
        4.2.1 研究目的第26页
        4.2.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4.2.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7-29页
    4.3 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第29-31页
        4.3.1 研究目的第29-30页
        4.3.2 研究方法第30页
        4.3.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4.4 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的信效度分析第31-32页
        4.4.1 问卷的信度分析第31页
        4.4.2 问卷的效度分析第31-32页
    4.5 分析与讨论第32-33页
    4.6 小结第33-34页
5 研究二小学生感恩父母现状分析第34-38页
    5.1 研究目的第34页
    5.2 研究对象第34页
    5.3 研究工具第34页
    5.4 研究结果第34-36页
        5.4.1 小学生感恩父母总体情况第34-35页
        5.4.2 小学生感恩父母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第35-36页
    5.5 分析与讨论第36-37页
        5.5.1 小学生感恩父母总体情况第36页
        5.5.2 小学生感恩父母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第36-37页
    5.6 小结第37-38页
6 研究三小学生感恩父母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38-48页
    6.1 研究目的第38页
    6.2 研究假设第38页
    6.3 研究被试第38页
    6.4 实验设计第38页
    6.5 团辅设计目标第38-39页
        6.5.1 总体目标第38页
        6.5.2 阶段目标第38-39页
    6.6 团体名称与性质第39页
    6.7 团辅次数第39页
    6.8 团辅活动方案第39-43页
        6.8.1 团辅方案设计访谈第39-40页
        6.8.2 团辅方案设计孝文化的融入第40-43页
    6.9 研究结果第43-45页
        6.9.1 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恩父母水平干预前同质性检验第43页
        6.9.2 实验组感恩父母水平前测和后测差异检验第43-44页
        6.9.3 对照组感恩父母水平前测和后测差异检验第44页
        6.9.4 实验组和对照组感恩父母水平前后测差量差异检验第44-45页
        6.9.5 实验组感恩父母水平前测和追测差异检验第45页
    6.10 团体心理辅导的追踪访谈第45-46页
    6.11 分析与讨论第46-48页
7 总讨论第48-52页
    7.1 小学生感恩父母问卷的编制第48页
    7.2 小学生感恩父母的现状分析第48-49页
    7.3 提升小学生感恩父母水平的实验研究第49-50页
    7.4 基于孝文化的几点教育建议第50-51页
    7.5 研究贡献第51页
    7.6 研究展望第51-52页
8 总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A:小学生感恩父母初测问卷第56-58页
附录B:小学生感恩父母正式问卷第58-60页
附录C:实验组访谈提纲第60-61页
附录D: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生攻击性的特征及其相关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校园网贷”动机及其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