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0-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第10-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15页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第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6页
        1.4.3 案例分析法第16-17页
    1.5 研究思路第17页
    1.6 本文创新点第17-18页
2 网络直播概述第18-24页
    2.1 网络直播的涵义及特点第18-22页
        2.1.1 网络直播的涵义第18-19页
        2.1.2 网络直播的特点第19-22页
    2.2 网络直播与微博、微信、QQ的主要区别第22-24页
        2.2.1 网络直播与微博的主要区别第22-23页
        2.2.2 网络直播与微信的区别第23页
        2.2.3 网络直播与QQ的区别第23-24页
3 网络直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第24-27页
    3.1 网络直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载体第24页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网络直播建设第24-25页
    3.3 积极健康的网络直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第25-27页
4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成因第27-41页
    4.1 大学生使用网络直播现状分析第27-32页
        4.1.1 调查目的第27页
        4.1.2 调查对象、过程及数据收集第27-28页
        4.1.3 大学生使用网络直播情况第28-30页
        4.1.4 网络直播使用态度第30-32页
    4.2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第32-34页
        4.2.1 增进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交流第32页
        4.2.2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第32-33页
        4.2.3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第33-34页
        4.2.4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第34页
    4.3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第34-37页
        4.3.1 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控性第34-35页
        4.3.2 消解了传统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第35-36页
        4.3.3 弱化了传统教育者的权威性第36页
        4.3.4 影响了大学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的良好形成第36-37页
    4.4 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原因分析第37-41页
        4.4.1 网络直播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第37-38页
        4.4.2 网络直播的商业化气息严重,平台自我约束力不够第38页
        4.4.3 高校对网络直播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第38-39页
        4.4.4 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应用网络直播的认识程度不足第39页
        4.4.5 大学生应对网络直播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第39-41页
5 应用网络直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1-48页
    5.1 完善网络直播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网络直播环境管控第41-43页
        5.1.1 着手国家宏观层面的立法保障第41-42页
        5.1.2 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行监管第42页
        5.1.3 深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监管体制第42-43页
    5.2 发挥高校推进网络直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第43-45页
        5.2.1 重视网络直播在大学生群体传播现状第43-44页
        5.2.2 促进高校与直播平台达成共识第44页
        5.2.3 组建高校网络直播队伍,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第44-45页
    5.3 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直播应用的教育和引导第45-48页
        5.3.1 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的引导第45-46页
        5.3.2 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第46页
        5.3.3 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第46-48页
6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A第53-54页
附录B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犯罪预防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