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导论 | 第7-1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理论 | 第10-13页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三、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形势 | 第13-15页 |
(一) 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 第13-14页 |
(二) 专业性弱化,就业的地区选择差异较大 | 第14页 |
(三) 就业期望值偏高,唯学历论,唯性别论仍然存在 | 第14-15页 |
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 第15-19页 |
(一) 国家和政府导向性与保障性力度不强 | 第15-16页 |
(二) 企业用人标准合理化程度较低 | 第16页 |
(三) 高校培养质量与指导水平不到位 | 第16-18页 |
(四) 毕业生就业观念与就业能力较差 | 第18页 |
(五) 家庭的干预程度与引导方式不合理 | 第18-19页 |
五、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施及经验借鉴 | 第19-23页 |
(一)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 | 第19-21页 |
(二) 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对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经验启示 | 第21-23页 |
六、新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思路 | 第23-27页 |
(一) 发挥国家的导向性与保障性作用 | 第23页 |
(二) 规范企业的用人标准 | 第23-24页 |
(三) 提高高校的就业指导水平 | 第24-25页 |
(四) 鼓励毕业生增强就业能力 | 第25页 |
(五) 重视家庭对就业工作作用的发挥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