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教版”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方程与不等式”为例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2.1 比较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 第17-18页 |
2.1.1 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2.1.2 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2 数学教材的内容及分析框架 | 第18-21页 |
2.2.1 数学教材的内容分析 | 第18-20页 |
2.2.2 数学教材内容分析框架 | 第20-21页 |
2.3 中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3.1 国内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2.3.2 国外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4 方程与不等式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25-29页 |
3.1 概念界定 | 第25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3.4 研究过程 | 第26-29页 |
4 两版教材的宏观比较 | 第29-61页 |
4.1 两版教材物理特征的比较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2 两版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 第32-39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3 两版教材编排顺序的比较 | 第39-43页 |
4.3.1 有理数 | 第40页 |
4.3.2 整式 | 第40-41页 |
4.3.3 分式 | 第41页 |
4.3.4 一次方程(组)与一次不等式(组) | 第41-42页 |
4.3.5 图形的运动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4.4 两版教材内容体系的比较 | 第43-61页 |
4.4.1 内容的分类及比例 | 第43-55页 |
4.4.2 两版教材插图的比较 | 第55-56页 |
4.4.3 两版教材栏目设计的比较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5 两版教材的微观比较 | 第61-81页 |
5.1 两版教材内容深广度、完整度的比较 | 第61-72页 |
5.1.1 两版教材内容深广度的比较 | 第61-70页 |
5.1.2 两版教材内容内容完整度的比较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5.2 两版教材例习题难度的比较 | 第72-75页 |
5.2.1 例题比较 | 第72-73页 |
5.2.2 习题比较 | 第73-75页 |
5.3 两版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比较 | 第75-81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81-8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81-83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83-84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84-85页 |
附录1 | 第85-89页 |
2016 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第85-89页 |
附录2 | 第89-93页 |
人教版教材拓展内容 | 第89-90页 |
上教版教材拓展内容 | 第90-93页 |
附录3 | 第93-103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编排 | 第93-97页 |
上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编排 | 第97-103页 |
附录4 | 第103-105页 |
上教版教材访谈提纲 | 第103-104页 |
人教版教材访谈提纲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