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四、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范围 | 第14-15页 |
五、研究的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15-17页 |
六、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七、后续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 | 第19-35页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概述 | 第19-25页 |
一、制造业结构状况 | 第19-24页 |
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25-29页 |
一、制造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 | 第25-26页 |
二、制造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 | 第26页 |
三、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 | 第26-27页 |
四、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长期作用 | 第27页 |
五、二元结构中的中国制造业 | 第27-29页 |
第三节 经济政策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 第29-35页 |
一、财政政策与制造业 | 第29-31页 |
二、货币政策与制造业 | 第31-33页 |
三、制造业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比较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的货币政策效应 | 第35-76页 |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情况 | 第35-43页 |
一、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 第35-38页 |
二、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变与选择 | 第38-39页 |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特点 | 第39-40页 |
四、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开放与转轨中的中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与货币政策 | 第43-46页 |
一、货币供给冲击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理论 | 第43-44页 |
二、开放与转轨中的中国总需求和总供给 | 第44-45页 |
三、货币政策对中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三节 通货紧缩环境下的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 | 第46-59页 |
一、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扩张 | 第46-48页 |
二、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制造业总需求的影响 | 第48-52页 |
三、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制造业总供给的影响 | 第52-59页 |
第四节 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 | 第59-76页 |
一、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第59-61页 |
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制造业总需求影响 | 第61-66页 |
三、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制造业总供给的影响 | 第66-76页 |
第四章 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称性分析 | 第76-89页 |
第一节 制造业行业间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称性分析 | 第77-83页 |
一、货币政策行业效益实证检验 | 第77-80页 |
二、货币政策效应形成原因的市场因素分析 | 第80-82页 |
三、货币政策效应形成原因的所有制因素分析 | 第82-83页 |
第二节 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货币政策效应比较 | 第83-89页 |
一、模型选择及数据选择 | 第83-84页 |
二、实证结果和理论解释 | 第84-88页 |
三、结论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产生的原因 | 第89-118页 |
第一节 制造业局限性与货币政策效应 | 第89-91页 |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货币政策效应 | 第91-101页 |
一、“冷热二元结构”与货币政策效应 | 第91-97页 |
二、产权二元经济结构与货币政策效应 | 第97-101页 |
第三节 货币政策调控的效率 | 第101-115页 |
一、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困境 | 第102-106页 |
二、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 第106-115页 |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的形成机制 | 第115-118页 |
一、货币政策周期效应的回顾与分析 | 第115-117页 |
二、货币政策效应形成机制图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118-13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18-121页 |
一、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的基本结论 | 第118-119页 |
二、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成因的基本结论 | 第119-121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121-138页 |
一、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 第121-129页 |
二、转轨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129-132页 |
三、国有经济定位 | 第132-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46-147页 |
后记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