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胶焊接头在碰撞载荷下失效的模拟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14-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4-27页
        1.1.1 车身部件的连接方法第14-15页
        1.1.2 影响胶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因素第15-20页
        1.1.3 胶焊接头的模拟技术第20页
        1.1.4 胶粘接头的模拟技术第20-25页
        1.1.5 点焊接头的模拟技术第25-27页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第27-28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胶粘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开发第29-65页
    2.1 胶粘接头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第29-35页
        2.1.1 准静态及动态材料拉伸试验第29-30页
        2.1.2 简单结构件试验第30-33页
        2.1.3 准静态简单结构件试验数据的修正第33-35页
    2.2 胶粘剂应变率相关材料模型的开发第35-37页
    2.3 胶粘接头的有限元模型第37-48页
        2.3.1 模型的描述第37-38页
        2.3.2 胶层材料参数的修正第38-41页
        2.3.3 胶瘤的影响第41-43页
        2.3.4 UMAT 失效参数的标定第43-48页
    2.4 胶粘接头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48-55页
        2.4.1 不同母材类型和母材厚度的简单结构件试验的验证第48-50页
        2.4.2 较复杂的胶粘结构件试验的验证第50-54页
        2.4.3 整车碰撞试验的验证第54-55页
    2.5 网格尺寸的灵敏度分析第55-56页
        2.5.1 胶层网格尺寸的灵敏度分析第55-56页
        2.5.2 母材网格尺寸的灵敏度分析第56页
    2.6 胶粘接头模拟方法的比较第56-64页
        2.6.1 梁单元模型第56-57页
        2.6.2 内聚力模型第57-60页
        2.6.3 Gurson-JC 模型第60-64页
    2.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3章 点焊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开发第65-94页
    3.1 点焊接头的试验研究第65-68页
    3.2 点焊接头焊核失效的模拟方法研究第68-76页
        3.2.1 模拟焊核的单元选择第69-71页
        3.2.2 焊核材料参数的确定第71-73页
        3.2.3 模型的验证第73-76页
    3.3 点焊接头母材拉拔失效的模拟方法研究第76-90页
        3.3.1 模型的描述第76-77页
        3.3.2 母材材料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第77-81页
        3.3.3 SW-GUR-DF 模型中母材的网格尺寸选择第81-82页
        3.3.4 焊核的等效材料参数第82-84页
        3.3.5 SW-GUR-DF 模型的验证第84-87页
        3.3.6 剪切载荷对SW-GUR-DF 模型的影响第87-88页
        3.3.7 应变率的影响第88-90页
    3.4 模型中节点相对位置的影响第90-92页
    3.5 母材网格尺寸的影响第92页
    3.6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4章 胶焊接头的模拟第94-103页
    4.1 胶焊简单结构件的模拟第94-95页
    4.2 胶焊接头中胶层烧蚀区的影响第95-100页
    4.3 胶焊管件轴向压溃试验的模拟第100-102页
    4.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5章 胶焊接头中胶层与点焊的交互作用第103-140页
    5.1 胶粘接头失效的影响因素第104-116页
        5.1.1 胶粘剥离试件中影响胶层失效的因素第105-109页
        5.1.2 胶粘搭接试件中影响胶层失效的因素第109-113页
        5.1.3 胶粘结构的设计第113-116页
    5.2 点焊对胶焊接头中胶层的止裂作用第116-120页
        5.2.1 胶焊剥离试件第116-118页
        5.2.2 胶焊搭接试件第118-120页
    5.3 胶层对胶焊接头中点焊失效模式的影响第120-124页
    5.4 胶层对胶焊接头中焊点数量的影响第124-139页
        5.4.1 直管的轴向压溃第124-133页
        5.4.2 直管的扭转第133-134页
        5.4.3 直管的三点弯曲第134-135页
        5.4.4 弯管的轴向压溃第135-139页
    5.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6章 胶焊技术在车身结构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第140-162页
    6.1 胶粘连接对点焊结构设计的影响第140-144页
        6.1.1 结构的轻量化第140-142页
        6.1.2 结构的空间占用量第142-144页
    6.2 胶焊结构的参数分析第144-154页
        6.2.1 直管的轴向压溃第145-149页
        6.2.2 直管的三点弯曲第149-151页
        6.2.3 T 型连接构件的冲击第151-154页
    6.3 车身结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实例第154-161页
        6.3.1 采用点焊连接的前纵梁设计第154-158页
        6.3.2 采用胶焊连接的B 柱设计第158-161页
    6.4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结论第162-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5-176页
    个人简历第175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5-176页
    研究成果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产权与自由贸易研究
下一篇: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