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人民生活状况论文--人民消费水平、结构论文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经验研究

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1页
引言第15-17页
第1章 消费行为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17-39页
    1.1 绝对收入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17-19页
        1.1.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第17-18页
        1.1.2 库兹涅茨悖论第18-19页
    1.2 相对收入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19-21页
    1.3 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21-24页
    1.4 持久收入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24-26页
    1.5 不确定性消费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26-31页
        1.5.1 随机游走消费理论第26-28页
        1.5.2 流动性约束消费理论第28-29页
        1.5.3 预防性储蓄消费理论第29-30页
        1.5.4 缓冲库存消费理论第30-31页
    1.6 消费结构理论及其经验研究方法第31-39页
        1.6.1 恩格尔定律及其扩展第31-33页
        1.6.2 斯通的消费需求理论第33-34页
        1.6.3 线性支出系统第34-35页
        1.6.4 Rotteram 模型第35-36页
        1.6.5 弹性函数形式第36-39页
第2章 消费行为经验研究成果的回顾第39-53页
    2.1 消费支出行为影响因素第39-41页
    2.2 消费结构决定的经验研究第41-43页
    2.3 收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第43-46页
    2.4 资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第46-49页
    2.5 年龄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第49-53页
第3章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第53-67页
    3.1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第53-56页
    3.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第56-60页
        3.2.1 消费函数的设定第56-57页
        3.2.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第57-60页
    3.3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第60-64页
        3.3.1 消费需求系统模型设定第60-61页
        3.3.2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61-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4章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第67-81页
    4.1 收入分组的方法第67-68页
    4.2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第68-71页
    4.3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第71-74页
        4.3.1 消费函数的设定第71-72页
        4.3.2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回归分析第72-74页
    4.4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结构的决定第74-78页
        4.4.1 消费需求系统模型的设定第74-75页
        4.4.2 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结构的回归分析第75-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1页
第5章 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第81-93页
    5.1 城镇居民不同资产群体消费行为特征第81-83页
    5.2 各类资产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第83-86页
        5.2.1 消费函数模型的设定第83-84页
        5.2.2 城镇居民不同资产群体消费支出行为第84-86页
    5.3 城镇居民不同资产群体消费结构的决定第86-91页
        5.3.1 消费需求模型的设定第86-87页
        5.3.2 城镇居民不同资产群体消费结构的回归分析第87-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年龄与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第93-111页
    6.1 城镇居民不同年龄群体消费行为特征第93-96页
    6.2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行为的年龄分布第96-102页
        6.2.1 模型设定第96-97页
        6.2.2 城镇居民不同年龄群体消费支出的回归分析第97-102页
    6.3 城镇居民不同年龄群体消费结构的决定第102-109页
        6.3.1 消费需求模型的设定第102-103页
        6.3.2 城镇居民不同年龄群体消费结构的回归分析第103-109页
    6.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罐式车辆道路运输毒性气体泄漏扩散模型与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操纵稳定性的汽车悬架稳健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