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木薯(树薯)论文

木薯块根蔗糖卸载的酶学机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语表第8-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木薯概况第13-15页
        1.1.1 木薯植物学特征第13页
        1.1.2 木薯农艺和栽培方面第13-15页
    1.2 高等植物蔗糖卸载和运输理论研究第15-16页
        1.2.1 源-库理论第15页
        1.2.2 植物蔗糖转运系统第15-16页
            1.2.2.1 质外体途径第15-16页
            1.2.2.2 共质体途径第16页
    1.3 蔗糖卸载相关的酶第16-19页
        1.3.1 蔗糖合成酶第17页
        1.3.2 转化酶第17-18页
        1.3.3 蔗糖磷酸合成酶第18-19页
    1.4 糖转运载体第19-21页
        1.4.1 蔗糖转运载体第19-20页
        1.4.2 己糖转运载体第20-21页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木薯块根蔗糖卸载相关酶的活性第23-30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2.2.1 实验材料第23-24页
            2.2.1.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2.2.1.2 实验仪器第24页
        2.2.2 粗酶液的提取第24-25页
            2.2.2.1 蔗糖合酶(合成方向)第24页
            2.2.2.2 蔗糖合酶(分解方向)第24-25页
            2.2.2.3 细胞壁酸性转化酶第25页
            2.2.2.4 可溶性酸性转化酶第25页
            2.2.2.5 中性转化酶第25页
            2.2.2.6 蔗糖磷酸合成酶第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2.4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糖卸载过程中蔗糖和葡萄糖、果糖的检测第30-37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3.2.1 实验材料第30页
        3.2.2 药品与试剂第30-31页
        3.2.3 仪器设备第31页
        3.2.4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第31页
        3.2.5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31页
        3.2.6 数据计算和分析第31-32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3.3.1 单糖保留时间第32-34页
        3.3.2 混标标准曲线第34页
        3.3.3 蔗糖含量的变化第34页
    3.4 小结第34-37页
第四章:木薯块根蔗糖卸载过程中细胞壁酸性转化酶(MeCWI)、蔗糖转运载体(MeHT)、己糖转运载体(MeSUT)的基因表达研究第37-49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4.2.1 实验材料第37页
        4.2.2 药品与试剂第37页
        4.2.3 仪器设备第37-38页
        4.2.4 木薯块根的总RNA提取第38页
        4.2.5 核酸的凝胶电泳检测和浓度测定第38-39页
            4.2.5.1 凝胶电泳检测第38-39页
            4.2.5.2 RNA的浓度测定第39页
        4.2.6 cDNA的合成第39-40页
        4.2.7 Real-time PCR引物的设计和特异性检验第40-41页
        4.2.8 Real-time PCR检验蔗糖卸载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4.3.1 木薯块根总RNA的提取第41-43页
        4.3.2 用于Real-time的引物特异性的验证第43-45页
        4.3.3 木薯块根中细胞壁酸性转化酶、己糖转运载体、蔗糖转运载体基因的时空表达第45-46页
            4.3.3.1 MeCWI的表达情况第45-46页
            4.3.3.2 MeHT的表达情况第46页
            4.3.3.3 MeSUT的表达情况第46页
    4.4 小结第46-49页
第五章 木薯块根细胞壁酸性转化酶western blotting第49-56页
    5.1 前言第49页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9页
    5.3 实验药品第49-50页
    5.4 实验器材第50页
    5.5 蛋白提取第50页
    5.6 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 分析第50-52页
        5.6.1 SDS-PAGE第50-51页
        5.6.2 电转第51页
        5.6.3 Western Blottnig第51-52页
    5.7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5.8 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全文总结第56-57页
    6.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药物益母草碱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转谷氨酰胺酶对脆性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